社交网络平台的变迁:从收费到付费.docVIP

社交网络平台的变迁:从收费到付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交网络平台的变迁:从收费到付费   人类离不开社交,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社交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成立于2002年的Friendster 开创了通过个人主页进行社交的先河,此后,人”成为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核心。无论是Facebook还是微博,都无一例外地以用户个人主页呈现内容。   2012年Facebook成功上市宣告了互联网社交时代的来临。Facebook之外的社交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从商业模式层面来说,目前市面上存在三种类型的社交平台:   免费模式:Facebook、微博   用户付费模式:App.net,Ello   用户赚钱模式:Tsu 从免费到付费,从向用户费到付费给用户,各式各样新的社交平台”变着戏法展现出人类的想象力。  免费模式下的社交:新瓶里的旧酒?   免费一度是互联网时代的不二法则,按照互联网免费经济提出者安德森的定义:所谓免费,并非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策略,而是一种建立在以电脑字节为基础上的经济学”,它可以让一件商品的边际成本最终归零。   但免费的社交平台实在难称得上是新一代的免费经济。首先,比起传统媒体需要用户付费订阅,社交平台用免费开启了用户0门槛参与进来的新模式,但另一方面,社交平台依然需要和传统媒体一样以用户规模、用户影响力来赢取广告商的青睐。接下来,社交平台比传统媒体更进一步,通过量化海量用户数据,不断优化在广告推送方面的精准度,比如社交巨人Facebook今年6月份被披露的一个用户情感实验”:   Facebook在201年的一周时间内对大约70万用户展开“情绪传染”研究。这项研究在没有提前通告用户的情况下,对用户情绪进行分析,尔后对用户timeline内的信息进行部分屏蔽,对被研究用户仅开放开心的消息”或悲伤的消息”,进而论证外部信息会对用户的情绪产生传染式影响。   这是一项在法律上毫无问题的情感实验,利用这个或类似的实验,像Facebook、微博这样的社交平台可以随时调节用户所看到的内容,尤其是广告。   也正如那句话所言:如果商家为你提供免费服务,那你就不是他们的客户,而是他们的产品。”   用户付费的社交平台:钱是不是问题?   9月底,Ello称为美国科技圈内津津乐道的社交产品。这个看起来有些简陋的社交平台引发Twitter上广泛讨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所标榜的商业模式(详见钛媒体此前文章《社交的另一种想象力,拒绝广告的Ello能否行的通?》),在网站首页,Ello一段极其醒目的话为自己产品代言:   Your social network is owned by advertisers…You are the product that’s bought and sold……   We believe a social network can be a tool for empowerment. Not a tool to deceive, coerce and manipulate — but a place to connect, create and celebrate life.   You are not a product.   在Ello的商业逻辑里,用户不再是产品,用户就是用户,用户来到社交平台是为了他的社交目的,比如连接。用户的数据不会给广告商,但用户需要支付给Ello一定费用,以实现更高级的功能,比如如果你想要拥有两个账户,就必须一年支付两美元。   社交平台向用户收费的模式并非Ello独创,App.net也有类似的方式,只不过用户需要为两个账户支付每年50美元的费用。Ello的创始人Budnitz则认为,App.net每年50美元的收费导致用户付费率极低,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但Budnitz对2美元的收费未免太自信了,这里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且不说大多数用户早已被Facebook式的免费社交平台塑造成了铁公鸡”,就算有用户愿意付费,如何能够在产品设计和体验方面提供足够的付费理由?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一句你不是社交平台买卖的商品”并不能打动他,他不仅不会付费,还不一定会留下来,新兴社交平台的最大危机便是信任危机——用户只相信看到的一切——你的体验不好,功能欠缺,我又有什么理由留在这里呢?   另一方面,拒绝广告必然会让网站收入受到影响,随之也会影响到品牌推广与人才招募的开支。这对一个打着”颠覆”Facebook的初创公司来说绝非一个好消息。   付费给用户的社交平台:变异还是创新?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移动社交平台Tsu提出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那就是付费给用户,除了付费给那些活跃用户,还会付费给邀请新用户过来的老用户。   Tsu创始人塞巴斯蒂安·索布查克这样描述他的商业计划,Tsu仅会保留10%的广告营收,剩余的90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