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曾经的苦日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后曾经的苦日子

80后曾经的苦日子 ? ?? 我是80后出生的,我所经历过的想必有一部分80后也曾经历过,但是生在城市里的90后、00后孩子估计不会经历,连想也不会想到。 ???小时候,家里是点煤油灯的,一个用废的药瓶或者墨水瓶,瓶盖上面打个孔,一截锡纸卷一个筒,破棉花捻一根绳子穿过锡纸筒,外面留个头头,插到瓶盖上的孔里面,瓶子里面注入煤油,盖上盖子,点燃留下的那个头,真的是一灯如豆,那是我开始上小学学前班,晚上就在这样的灯下写作业。白天在学校是破旧的看不出颜色的桌子,一条能坐四个小孩的长凳子,天气好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到院子里,每人一块地方,捡一根柴棍或竹棍写字,放学时到操场上排队,南路、北路、一条条队伍浩浩荡荡的走出校门,那时候,能上学,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呢,好多的孩子是上不起学的。 ??? 那时候每周上六天学,星期六中午放周末假,我们那里都是每天吃两顿饭,早饭一般都是馍馍玉米臻子(就是把玉米粉成小颗粒煮的粥),馒头可不是我们现在吃的白面馍馍啊,是红面的,小麦磨面粉的时候磨好多次,把麸皮的一部分都磨成面了吧,我妈妈倒不给我们蒸特别红的馒头,经常是把白面和红面混到一起做,可是这样就一直吃不到白面的馍馍了。晌午饭是面条,手擀的,也不是白面,最初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菜的,调料的醋是妈妈自己做的,盐是黄豆绿豆大的颗粒状的,透明的像小石头一样,用碾辣椒粉的碾槽碾碎一点就变成粉了,或者直接化成水,辣椒粉也是自己种的辣椒晒了碾细的,也很少有清油来泼的。我还记得有一年收成不好,吃得不够,我妈妈去地里做农活,曾经问邻居借一个苜蓿蒸的菜疙瘩来安慰还小的弟弟。 ????过了两年,村子里有几户人家通了电,买了电视,经常晚上聚一大堆人在他们家看电视,小小的黑白电视,那时候看了新白娘子传奇、封神榜、七侠五义什么的,我们小孩子最有意思的游戏就是拿一些玉米杆,竹棍什么的扮演电视剧里面的角色,喊着冲啊、杀啊...... ????这样直到我上了小学三年级,一直陪伴我的奶奶去世了,办丧事的时候我们家也通了电,但是其他方面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吃饭的时候有时会有菜,冬天早上经常是一碟浆水菜,就是莲花菜、白菜做的泡菜那样的,夏天会有砸辣子,也就是2-3个青椒剁碎了,加点盐,加点水,用馍馍蘸着吃,还有辣水子,辣椒粉或者油泼辣子加点盐、醋,同样的吃法。还有的人家从野外挖来的野小蒜晒干了也加到砸辣子里面,当然我说的是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的吃法,所以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清晰。也有时候会炒土豆丝、菠菜、番瓜、东瓜、白菜、凉拌三大王(葱青椒萝卜切丝)黄瓜、萝卜叶、笋叶、什么的,菜基本都是自家种的。夏天秋天的时候菜多些,冬天就比较单调一些,腌韭菜,萝卜干之类。 ??? 还有一个在我记忆中很有情调的菜,就是春天槐树发芽的时候采择的槐树芽(不是带刺的那种槐树),用水煮熟了,放凉水里面泡到苦味消失,倒点清油炒一下,算是童年记忆中的美味佳肴。每年的冬天、春初到小麦地里面去拾荠菜,说是拾,其实是拿个小刀或锅铲去铲的,几个小伙伴挎个小篮子,比赛看谁拾得多。回家弄干净了,煮面条是扔锅里,绿莹莹的,增加食欲了。有时妈妈给我们做绿色的荠菜面,会多吃好多呢。 ????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家也买了一台上海飞跃牌的黑白电视机,能收甘肃、陕西、中央1/2等几个台,再也不用每晚蹭邻居家电视了,变成别人来我们家看电视了,生活算是进步了吧。农村家庭是养家禽的,我们家养过鸡、猪、兔子,那时拾的荠菜也给猪呀兔子呀吃的,猪一年就养一头,鸡会养十几只,活下来的却也不是很多,我们家的鸡蛋基本不卖,爸妈都给我们改善生活了,不像别人家一天攒一个鸡蛋,多了就拿到集上去卖,我们养的鸡大多也是杀了自己吃肉了。我从小吃的最多的肉就是鸡肉,到现在还喜欢吃。猪我们家不怎么样,不知道什么原因养不活,后来就养羊了,我也是当过羊长官的哈。 ????我上初中的时候念的是寄宿学校,每周回一次家,也就是说是背着书包和锅盔包上学的,一次带一周的干粮啊,周末的下午,爸爸用自行车载我去学校,周五接回家。最痛苦的不是一周的馍馍的重量,而是带去的当晚就会被老鼠光顾,我们的干粮可以说是和老鼠共享的,宿舍时40几个人住的大通铺,顶棚破的就剩下几篇破纸,老鼠在上面跑过,砸东西就会哗哗往下掉,晚上老鼠从被子上面跑过,不小心碰到手上脸上,凉飕飕的吓人一跳,被老鼠咬个小小的伤也是常有的事。为防老鼠,装馍馍的口袋要绑严一点,夏天的馍馍一天就坏了,一般带三天,中间家里送一次或回去拿一次,但是每次吃饭也都是长了毛发霉的;冬天则啃一周的冷馍馍,不发霉却干得不成样子,打一杯开水馍馍掰成块泡下去,小药瓶里面装的盐、油泼辣子放一点就吃了,学校一天三顿饭全吃这个,盼周末的心比什么都切。冬天啃冷馍馍,住冷床,很多人都有胃疼的毛病。我家穷一些,有一年我带的干粮老是掺了玉米面的,我吃的时候都是啃个皮皮,有时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