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博罗中学2009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三).doc
广东省博罗中学2009届高三阶段测试历史(三)
(必修Ⅲ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是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A. 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4.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曰趋成熟
5.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
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汉的洛阳 B. 唐末的长安 C. 北宋的开封 D.明初的南京
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参观了一次国画展览,并对其中一幅宋代的山水画分别作了如下评价,你
认为评价不正确的是
A.注重意境 B.追求形神合一 C.注重写实 D.寄托思绪情怀
8.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9.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顺应民主政治的需要出现的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
C.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D.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
10.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
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11.文艺复兴与启蒙思想相比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
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
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符合下列哪种观点:
A.认识你自己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识即美德 D.心外无物
13.《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此次战争应是:
A.克里米亚战争 B.拿破仑入侵俄国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
文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思想较开放
B.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D.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最早
16.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筒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
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认识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17.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l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