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照明技术的变迁
照明技术的变迁
人类在大约50万年前就以燃烧树木产生的火焰及光作为光源使用,这就是最早的光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之后烧植物油及矿物油来产生光。1876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Incandescent Lamp),它以碳棒作为灯丝,是照明技术的巨大改进,1938年发明的日光灯(或称为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可以减少热的损失,节省能源的消耗,这又是一大进步,后来紧凑型日光灯(Compact Florescent Lamp)的开发使其应用更为普遍,同时高压气体放电(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灯如水银灯(Mercury Lamp)、金属卤素灯(Metal Halide Lamp)及钠灯(Sodium Lamp)等的发明可在室外实现照明,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目前约有21%的电源用于照明,如果能在固体照明领域节省一半的能源,则会对人类的节约能源作出巨大的贡献。采用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ing Meterial)做成红光、黄光及绿光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已在约十年前研制成功,这些LED大都用AlInGaP材料做成,但直到数年前,用AlGaInN材料成功制成蓝光LED,这才使白光LED的梦终成现实。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白光LED被称为固体照明(Solid State Lighting),下面将介绍以前的光源的性能。1、 白炽灯白炽灯是用黑体(BB:Black Body)发热,主要以钨(Tungsten)丝作灯丝(Filament),因为钨有高熔点(3683K)及低蒸发率。只是白炽灯的大部分的光是红外线(Infrared),钨丝放热比黑体稍微蓝移(Blue Shift)即向短波长方向移,如图1所示,所以发光效率(Luminous Efficiency)比较高,而蓝移也不影响演色性(CRI:Color Rending Index)。一般钨丝都卷成螺旋形放在球形玻璃壳中,并充入不起反应的惰性气体,例如氩气(Ar)及少数氮气(Nitrogen),而40W以下的白炽灯则多数是抽真空。因为白炽灯的大部分辐射光是红外线,所以120V白炽灯的照明效率在2400K时约为81m/W,一般100W白炽灯只有7%的电功率转变为可见光。白炽灯寿命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钨丝蒸发,白炽灯的一般寿命约750~1000h,但是因为白炽灯价廉,所以被大量应用在住宅。2、 钨丝卤素灯为减少钨丝蒸发率以增加其寿命及工作温度,在灯泡中添加卤素气体做成的钨丝卤素灯(Tungsten Halogen Lamp)也颇为流行。钨丝卤素灯的原理是在化学反应时,钨产生卤化物从高温灯丝扩散到冷玻璃壳壁上,由于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同时钨的卤化物分解成钨而反方向扩散在钨丝上,结果钨丝的分量没有改变,因此温度可以高达3450K。一般钨丝卤素灯均在高温工作,灯泡也较小,用的是比较硬的玻璃壳,其寿命比钨丝白炽灯要高两倍。以上介绍的两种灯均是热辐射发光,下面将介绍气体放电发光。3、 日光灯当高压电通过气体时,气体会分离而离子化,产生由电子、离子及中性粒子等组成的等离子(Plasma)气体,限制电流使其不致产生雪崩(Avalanche)而逐渐稳定。一般日光灯用低压放电可以产生11000~13000K的高温,目前日光灯可用的材料有汞即水银和钠,但是钠灯光是黄色多用在街道上,而汞灯则释放紫外线(UV:Ultraviolet)故多用于一般日光灯,灯管涂上荧光粉(Phosphor)以产生白光。日光灯的荧光粉可以由UV激发产生白光,卤化磷酸盐(Halophosphate)Ca5(PO4)3(CL3F):(Sb3+,Mn2+)是最早使用的荧光粉,其中锑(Sb)的作用是增感(Sensitizer)及发光中心(Activator),锑受UV激发产生近480nm宽带,而锰(Mn)则产生580nm宽带,其光谱如图2(a)所示,改变Sb及Mn的掺杂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色温(Color Temperature)2700~6500K,但是因为缺少红光,所以其演色性值Ra只有50~76左右。如果要得到高的演色性,可以使用混合物,例如Sr5(PO4)3(CL,F)(Sb3+,Mn2+)及Sr3(PO4)Sn2+,但是其发光效率较差。在1970年,三色荧光粉研发成功,得到如图2(b)所示的光谱,其中有600nm、550nm及450nm波长的波峰。三色荧光粉中的红色多用Y2O3:Eu2+;绿色用CeMgAL11O12:Tb3+,LaPO4:Ce3+,Tb3+及CeMgB5O10:Ce3+;Tb3+;蓝色则用BaMg2AL16O37:Eu2+及Sr5-x-yBaxCay(PO4)3CL:Eu2+。用稀土族Eu、Tb等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