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国政要大讲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外国政要大讲堂.doc

北大:外国政要大讲堂   2010年11月10日下午,英国首相卡梅伦完成了中国之行的北大演讲。   送走卡梅伦后,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交流项目办公室主任李洪权打开电脑,在一张“外国政要来访统计表”上,又添上新的一栏。他看了看,卡梅伦是北大今年接待的第6位元首级外国政要,距11月7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北京论坛的演讲,只有短短的三天。   “从1908年算起,北大接待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近60位。”李洪权在接受《凤凰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从当前各国外交来看,领导人出访往往有一种倾向――把到所在国知名大学进行演讲,纳入他们的访问日程。中国的北大、清华、复旦等一流大学,还有中央党校,都曾不止一次接待国外领导人演讲。而北大,更是频频得到政要们的青睐。   神秘的VIP   北大立校百余年间,外国领导人赴此演讲连绵不绝。在李洪权的记忆里,1998年以后,外国领导人来访就频繁到访北大。“这与那一年高校改革有关。”他说,1998年的高校改革,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北京大学国际交往急剧增多,层级也不断提升。   也就是从那时起,以前作为特例和个案的国外领导人来校演讲,逐渐融入到李洪权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中。现在,李洪权负责的交流项目办公室,共有11位项目官员,业务分工从亚非、美大到欧洲,覆盖全球,俨然一个小小的“外交部”。多的时候,他们一年内曾接待过6、7位来访的外国领导人。   外国政要来北大演讲,多数情况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以卡梅伦来访为例,项目官员马岚全程负责该项目的联络协调工作。10月下旬,马岚接到英国大使馆的通知,有一位VIP将在北京高校演讲,演讲地点有两个选项:一是北京大学,一是中央党校,“选哪一个要现场考察后确定”。   在使馆开始和北大接洽前后,中国外交部一般也会以书面函件知会北大,“某某某希望到北大演讲,请北大根据情况研复”。收到通知后,北京大学就会根据情况成立工作小组,或是委派负责人,启动相应准备工作。   10月25日,英国使馆一行十余人来北大考察演讲地点。考察结果显然让他们很满意。11月1日,马岚很快就得到英国使馆的答复,VIP已确定在北大演讲。使馆同时还要求北大在演讲开始前24小时,才可对外公布消息。这一要求无疑给校方组织听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马岚已经隐约猜到,这位神秘的VIP(她们有时戏称为“VVIP”、“VIP中的VIP”)很有可能就是首相卡梅伦。   负责欧洲事务的马岚先后参与接待过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等多名领导人,拥有丰富的外事经验。在她看来,卡梅伦这次来访,显得有些仓促,“确定演讲地点后给准备工作留下的时间很短,不到十天。”而按照惯例,重大外事活动,双方往往会提前两周甚至一个月进行场地布置、敲定行程安排等各项工作。   自然,马岚也为北大当选而高兴。“卡梅伦很年轻,喜欢和年轻人交流,而北大的校园环境又很有吸引力。”她认为,可能是这些因素打动了年轻的英国首相,让他选择了北大。   她的分析很快有了细致的佐证。卡梅伦在结束40分钟的演讲后,并没有立刻离开北大,而是在北大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的陪同下,来到未名湖边的帕卡德公寓,领略充满东方魅力的湖光山色。“他在这里逗留了一个半小时,独自沿未名湖走了一圈。还在湖东球场与几名学生切磋了一下高尔夫球技。”   “思想迸发的无上圣地”   被北大校园风情吸引的,远不止卡梅伦一人。2002年3月28日,比利时首相伏思达来北大演讲时,在校长办公楼前的广场上特意下车,以办公楼为背景,在华表下拍照留念。伏思达对中国的古典建筑很有兴趣,他说:“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这些华丽而庄严的建筑,亲手触摸一下那漆着红漆的高耸巨柱,亲手推开一扇雕花的木门,体验一种相隔干年万里,却倏然近在眼前的栩栩如生的东方文明。”   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伏思达同卡梅伦一样流连忘返,感慨道:“这样一所宁静致远的学校,是思想进发的无上圣地。”   当然,外国领导人选择北大,也不仅仅迷恋于这里的旖旎风光。演讲地点的选择,是多个因素促成的,涉及外交部的安排、政要来访目的、交流的对象等,并没有固定的条例。   近年来,中央党校就频频得到来访领导人的光顾。知情人士分析说,这是因为中央党校在中国党政机构中地位十分特殊,学员多来自中央各大部委,也有不少是省、区、市的高级干部,与决策层联系紧密。因此,那些怀有直接使命和强烈政治目的的外国领导人,在中央党校和特定人群进行小范围的对话,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大多数领导人在敲定紧张的出访安排时,更愿意把高校演讲放在最后一站,当作使命结束后一次自我放松的机会,在轻松舒缓的气氛中,与民间进行广泛接触。因此,像北大这样开放的校园,更有机会进入他们的视野。   入乡随俗,客随主便   在接待各国领导人来演讲时,北京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