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台流”滞留大陆.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万“台流”滞留大陆.doc

数万“台流”滞留大陆   1999年,台北人卢华(化名)踏上了一趟令不少台湾人羡慕的旅程――西进中国大陆淘金。2010年初,他又做出一个同样坚定的抉择――返回家乡。   那一年,35岁的卢华与太太离婚,辞掉台湾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的工作,一个人带着30万美元的积蓄来大陆闯荡。郭台铭是他的偶像,他的心愿是要开一家每天早上有员工排队上班的工厂。   之后,卢华当台商,开台湾菜馆,菜馆倒闭后又成为“台干”(台湾籍干部的简称),辗转各类台资企业,一共换过9张名片。再后来,卢华宣告失业,剩下的一点积蓄,他捏着不敢乱花,蜗居在上海。   从此,卢华开始了长达两年多被他称为“准台流”的生活:看二月河写的书,上网看韩寒的博客,窝在家中看老乡们演的电视剧《再见阿郎》,钱不够时找朋友借。台湾是不能回去的――“可以在大陆失败,却不能在台湾丢脸”,他不想破坏他在两个女儿心中的形象,当初离婚时,她们选择了跟着妈妈生活。   最困难时,朋友借给他10万元人民币,他炒股赚了些小钱。“如果股市大跌,也许我一辈子都还不上朋友钱,会沦为‘台流’的最下层――骗子、流浪汉。”   2010年初,一场金融危机让他的股票迅速贬值。春节前夕,他敲碎储蓄罐,数了数里头所有纸币和硬币,一共1万元多人民币。梦想彻底破灭,是时候回台湾了。   “这些钱够买回去的机票,卖掉早年在大陆购置的房子,能在台北安定下来。”他回到了原点。   浪子回头的故事并不多见,卢华还没有落魄到真正的“台流”的地步――带了毕生积蓄到大陆投资、就业,却因经商失败或失业等其他原因,流落街头。有家归不得的台湾人,被他们故乡的媒体称为“台流”。这个名词来自于大陆的“盲流”一词,即大陆用来形容无户籍、无固定居住所、无固定收入并“窜流”在大都市角落的外地人。   卢华用10年去而复返的经历,谱写了台湾人西进的另一类故事。经历了数年持续增长之后,从台湾前往大陆投资的淘金潮已经逐渐降温。   台湾海基会曾在2006年进行过非正式统计估算“台流”约有4万人左右,近年人数更是有增无减,而且有益发年轻化的趋势,但这些人员的短期变动很难跟踪,确切数字难以估计。   “许多时候不是这些台流不愿回家,就是台湾家属不愿为其付机票和旅费,让‘台流’问题始终难以根绝。大陆各省都有收容站,收容的台湾人数目不一。”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称。   “台流”大多集中在台商聚集较多的城市,包括上海、东莞、福州、厦门等地。由于人数不少,这些地方的台办还会委托一些收容单位为台湾人提供服务。运气好时,大陆台办和台湾海基会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垫付机票费用,或联络台湾家属接回他们。   8月上旬,一个由台湾“司法院”、“陆委会”、“法务部”、“内政部移民署”、“调查局”、“刑事警察局”与海基会组成的17人司法考察团到大陆参访。这个考察团首度走访福州市民众收留站,了解“台流”的收容环境及现阶段的协助措施。   第一代“台流”:个体台商   1999年,并非富豪的卢华随团到上海考察,受到地方单位殷勤款待。彼时,台湾刚挺过亚洲金融风暴,他更看好大陆的投资环境。次年,他花了200万元人民币投资中餐馆,餐厅之大可同时容纳300位客人。   卢华赶上了投资潮的末班车,三杯鸡和蚵仔煎等台湾菜借助台湾青春偶像剧闻名大陆,中小城市的街头,几乎所有奶茶店都打着“台湾奶茶”的招牌,卢的餐厅起初也十分红火。   在卢华赴大陆淘金之前的十年,自1987年台商登陆以来,台湾人赴大陆淘金的热潮丝毫不亚于当年美国的“西进运动”,而且相比那些白手起家的美国人,台商大举西进时,有着足够的自信和资本――1990年代初,台湾一个岛的GDP就相当于大陆GDP的40%。   早期,台商们普遍信任自己人,喜欢雇佣台湾籍干部管理其在大陆的工厂。为了鼓励更多台湾管理人才来大陆分公司上班,台商往往开出高于台湾本土2倍以上的工资,而大陆的物价水平远低于台湾,“台干”在大陆的生活可谓无比风光。一些台商和“台干”们腰缠外汇,穿全戴银,手指上带的戒指和麻将牌一样大。   不过,赶上末班车的卢华,好时光并不长。很快,卢华等台湾“个体户”的遭遇成为台湾人赴大陆“投资有风险”的教材。   “在上海,顶下一家店,只要人民币五六万元就搞定,不少台湾人趋之若鹜,误以为此地是小资本家的天堂。2002年,我的菜馆隔壁就冒出了好多家台湾菜馆,恶性竞争,实在经营不下去70有机会你去上海仙霞路看看,八成的店面都是台湾人开的,但这些店面换手率很高,一年甚至可转手三次之多。”卢华认为自己早年的经营失败纯粹是因为经营不力,低估了竞争对手。   此外,也有不少台商则是因为被“欺诈”而沦为“台流”。在北京经营“台湾XX酒店”的许淑惠,投资全部打水漂,沦为无业游民。   2003年4月,SARS肆虐大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