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疑欧主义”新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疑欧主义”新解.doc

英国“疑欧主义”新解   卡梅伦的“疑欧主义”明确了“英国留在改革后的欧盟”的基本前提,有很强的“改良主义”色彩,堪称英国“疑欧主义”的新代表。   2016年2月19日,经过连夜谈判,英国与欧盟达成新协议,基本满足英国所提出的欧盟改革要求。欧盟承诺,英国在特定情况下可不参与欧盟政治一体化深化,可继续留在欧元区和申根区之外以及削减移民福利等诸多“特殊”权益。在此基础上,经内阁紧急协商后卡梅伦首相宣布,英国将于6月23日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英欧关系谈判协议得到英国大多数内阁成员以及工商界和伦敦金融城的欢迎。但就在主张“留欧”的英国人刚刚额手称庆的时候,主张“退欧”的阵营似乎发起了更为凌厉的攻势,重量级人物轮番登台亮相。   “退欧”阵营声势浩大   先是内阁出现支持“退欧”六人组。在有资格出席内阁会议的30余名部长级及以上官员中,包括司法大臣、前保守党竞选的核心人物迈克尔?戈夫,前保守党党魁、现任就业与养老金大臣伊恩?邓肯?史密斯等六人公开表示支持“退欧”。作为卡梅伦竞选团队重要人物的戈夫甚至质疑,卡梅伦与欧盟达成的协议不具法律效应。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以英国政坛“怪咖”闻名的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公开宣布将在公投中支持英国“退出”欧盟。他在给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专栏文章称,“历史的经验表明,你只有说不,才能被欧盟听到”;“只有投票离开才会让英国真正发生改变”。约翰逊甚至杜绝了一切转圜的可能,表态称不支持所谓的“二次公投”,他所希望的就是“退出欧盟”,然后英国单独与世界各国开启一系列的贸易谈判;如果投票留在欧盟,次日就会就因“错失了赢回控制权的黄金机遇”而陷入痛苦之中。无独有偶,保守党内卡梅伦的前任霍华德也明确表示支持“退欧”。他公开表示了与约翰逊类似的观点,“只有一件事也许会动摇欧洲领导人的自满,那就是英国民众表决离开”;“事实上英国是全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在欧洲有着最重要的军事实力,我们确信英国能茁壮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我们离开欧盟,我们将被深深地怀念”。   英国“疑欧”传统再度凸显   “退欧”派的政治宣示,不仅让人们再度怀疑英国是否还会留在欧盟,也再次唤醒了人们对英国“疑欧主义”的深刻记忆。如果将“疑欧主义”广泛定义为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怀疑和不满,那么可以说英国的“疑欧主义”历来强劲。   “疑欧”一词最早出现在大众舆论中,是在1986年6月30日的英国《泰晤士报》上。当时该词用以形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发表的“布鲁日演说”中所充满的对欧洲一体化的不信任。之后,“疑欧”一词逐渐被学术界、媒体衍生为“疑欧主义”,最早也是出现在英国媒体上。1992年12月26日的《经济学人》杂志用此来描述德国公众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当时德国为了适应欧盟内部市场而被迫调整其有关啤酒浓度的立法,引来公众不满。 在欧洲问题上,卡梅伦正大力引导一种新的“疑欧主义”力量。   在欧盟内,英国是“疑欧主义”的典型代表国家,早已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如“欧盟的棘手合作者”、“搭便车者”、“特洛伊木马”等,凸显英国对欧盟的“离心离德”。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发展也曲折复杂。二战结束后,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构想――将欧洲与美国和英联邦一道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以应对战后衰落并维持大国地位。但从一开始,英国的姿态就是支持欧洲联合但又不愿直接参与,只想借助欧洲的力量来维护自身利益。丘吉尔的话更为形象地反映了英国人所想――“我们和他们在一起,但不是他们其中之一”。   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体化启动,英国反对加入其中,并企图另起炉灶,按照自己的意志组建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联盟”,后因遭遇经济危机而实力进一步锐减。1961年,英国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却两次被拒。1973年得以加入之后,也曾于1975年举行全民公投表决是否留在欧共体内。由此看来,在加入欧共体后,英国又犹豫两年之久才决定留下。   对于欧洲一体化建设,英国从不介入到参与,本身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一旦参与其中,英国政府就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到角逐利益与争取影响力的阶段,这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整个撒切尔夫人执政的时期就是英国对欧洲说“不”的年代,撒切尔夫人被公认为欧共体成员国政府首脑中著名的“Mrs.No”。通过说“不”和强势谈判,英国收获了减少对欧共体预算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分摊额的“优待”。90年代,梅杰政府上台后,英国延迟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批准,拒不加入欧元区。1997年,以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政府上台后,鉴于工党的“亲欧”传统,英欧关系才有所改观,布莱尔甚至曾主张加入欧元区。但总体来看,“疑欧主义”可以定义战后英国对欧政策的大部分时间。   卡梅伦“留欧”不等于“亲欧”   英国“公投”中惹人注目的“退欧”阵营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