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体构架.doc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划总体构架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规划总体构架 第1条 规划编制的目的 1.为萧山生态区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生态保护方案、措施。 2.为浙江省创建生态省提供区域基础和示范。 3.构建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相协调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4.创建萧山生态安全格局,建立萧山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维持和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创造高质量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第2条 规划范围与时限 1.规划范围 整个萧山区所辖区域,包括2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739个行政村, 88个居委会面积1420平方公里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左右,但过境水量大。地下水综合资源量1.64亿立方米,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可开采资源量约1.195亿立方米,占天然资源量的7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耕地、水域、林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23%,全区仅有4457公顷未利用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24%。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旅游资源类型多,特色明显,“湘湖文化”是最早的区域文化之一。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贫乏,一般不具工业价值。 第6条 环境质量 1.环境空气质量 2002年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全年小时平均浓度及日均浓度均达标,但总悬浮物轻微污染,全年达标天数为240天。 酸雨污染较重,2002年酸雨频率为68.4%,最低PH为4.35。 全区年均降尘量为13.5t/km2·月,降尘超标严重。 空气环境质量主要问题为降尘、总悬浮物超标,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已接近二级标准,超出生态市标准0.04mg/m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 全区200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6670t/a,其中97%左右为工业企业排放,民用及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硫量较低。全年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8766t/a和13172t/a,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 2.水环境质量 2002年钱塘江萧山段水质较好,保持在Ⅱ~Ⅲ类,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内河水环境质量较差,全区四大水系全年平均水质分别为Ⅲ类~劣于Ⅴ类,东片沙地河网水质较差,离生态区建设要求的不劣于Ⅳ类水相距甚远。 饮用水水源达标,第一、第二、第三水厂的取水口全年达标率为97.3%;其它水厂的源水达标率为97.3~100%。 浅层地下水部分地段污染严重。 全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大,主要排污行业为印染、化工及造纸行业,全区工业废水的CODCr 排放量为2.91万t/a。农业生产面源及生活污水中的CODCr排放量达2.56万t/a。全区合计CODCr排放量为5.47t/a。 3.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Ⅰ类土壤占总面积的58.05%,但农药污染普遍,六六六、DDT等已停用的农药仍有100%检出率。 4.固体废弃物 全区2002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62.86万t/a,其中危险固废1021t/a,综合利用固废量34.8万t/a,综合利用率55.36%。 固废利用率较低,主要与污泥的利用率偏低有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较好,部分农村的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周围河道及废弃地,造成污染较为严重。 5.声环境质量 建成区声环境现状较好,建成区一类区固定声源达标率已达100%,二类区固定声源达标率为93.5%,三类区中市北区块固定声源达标率为97%,村镇两级工业功能区星罗棋布,且距居民区近,噪声扰民严重。 第二节 社会经济基础 第7条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迅速,总量大。2002年,萧山实现生产总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2002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2%,畜牧、水产、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2.1%,3.4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占整个生产总值的8.2%。 工业比重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2年,萧山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7.41亿元,整个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59.3%。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2.5%;外贸出口交货值20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6%;旅游收入达16.80亿元,增长27.3%。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建成通车里程达到694.6公里,电话用户85.12万户,日供水能力55万吨,全年新增截污干管16.8公里,城区截污率达72.0%。 第8条 社会人文 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萧山区辖人口1149584人,人口密度81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倍,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20倍,接近浙江省人口密度的近2倍。 城市化进程加快,2002年萧山区城市化水平已在40%以上,全年农民人均收入7336元,城镇居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