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力发电概述概要
风力发电概述 风能利用的历史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风能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蒸汽机发明以前,风帆和风车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动力装置。埃及被认为可能是最先利用风能的国家,约在几千年前,他们就开始利用风帆来帮助行船。波斯和中国也在很早就开始利用风能,主要使用垂直轴风车。 我国至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出现了帆船,到唐代,风帆船已广泛用于江河运输。最辉煌的是明代,14世纪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帆船队功不可没。明代以后,风车广泛应用,沿海一带主要用于帆船和风力机提水灌溉,制盐。 在欧洲到中世纪才广泛利用风能,荷兰人发明了风车。18世纪荷兰曾用近万台风车排水,在低洼的海滩上围海造田,成为风车之国。成为有名的农用风车,最多达到了600万台。 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风力机无法和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相竞争,逐渐被淘汰。 到了19世纪末,开始利用风力发电,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利用风力发电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风力发电的发展 19世纪末,丹麦人首先研制了风力发电机,并于1891年建成了世界第一个风力发电站。但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风力发电一直没有成为电网中的电源。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为了寻找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开始投入大量的经费,研制风力发电机组,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立示范风电场,开始了并网发电的新时期。 到了90年代,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风力发电更加受到重视。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世界风力发电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下表是1983年以来世界风电发展的情况。 1983--2004年世界风电发展情况及2004年累计风电装机最多的10个国家(万千瓦) 风力资源的特点: 1 蕴量巨大;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2 可以再生; 3 分布广泛; 4 没有污染,绿色环保; 5 密度低; 6不稳定; 7 地区差异大 中国的风能资源分布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瓦/米2以上,将风能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能功率密度在500瓦/米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内,再向内陆不但不是风能丰富区,反而成为全国最小风能区,风能功率密度仅50瓦/米2左右,基本上是风能不能利用的地区。 3.内陆风能丰富地区,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能功率密度一般在100w/m2以下,可以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但是这些只限于很小范围之内,不像两大带那样大的面积,特别是三北地区面积更大。 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这里的风速比较大,但空气密度小,如在4000m的空气密度大致为地面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m/s的风速,在平原上风能功率密度为313.6w/m2,而在4000m只为209.9w/m2,而这里年平风速在3~5m/s,所以风能仍属一般地区。 浙江地区风能资源及发展现状 浙江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海域广阔,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风速随地形变化风能明显,资源丰富。全省0m高层风能资源理论储量8,300万千瓦。其中陆地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100万千瓦,海岸到近海20m等深线以内海域风能资源理论储量6,200万千瓦。 浙风电项目成本偏高。浙江省经济较为发达,人多地少,导致土地资源紧缺且土地征用费非常高,有些项目为内地部分风电场的十倍以上。另外浙江省劳力成本较内地省份高,也导致了项目开发运行成本偏高。风能资源的分布不佳导致风电项目相关的道路建设、交通运输等费用也高于其他省份。同时浙江省的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海域和海岛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较大。灾难性天气直接导致风电场设备修理、维护费用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省内风电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