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格律要求.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联的格律 1、格律---也称韵,指楹联在声调方面的基本要素。它以平仄为载体,按马蹄韵要求平仄两两交替,或按意节点定韵平仄交替。 2、马蹄韵----是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即对联的声律规则。对联的平仄每两字换一个声调,就像马蹄踏步那样两两交替,以两字(两个音节)或一字(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 节奏点在每个节奏的第二字(一字节奏,节奏点即为该字,诵读时各占一节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复两两交替。 例如:出句:日暮秋风起对句:月园孤雁鸣上联格律是: 仄仄平平仄 下联对的时候就格律相反: 平平仄仄平 字数再多,也是按两两交替无限延伸,就不会乱。 3、意节点---指不能断字的专有名词或人名。意节点定韵,严格说来也是马蹄韵,它也是平仄交替,只不过是按不可分的专有名词或者人名意节点来句读,但这好像马蹄脚上多了个脚趾,不妨碍它按节奏平仄交替。 中间不能断,那么它的落脚字就是仄,但是后面紧跟着的字必须是平,所以也是平仄交替。 4、平仄---指格律在楹联中的具体声调。所谓声调,指语 简言之,平仄就是声调。通过上下起伏的声调平衡,从而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魅力。 下面会具体说明声调,这里先讲概念。 5、格律依据---分为古韵(平水韵)和今韵(中华新韵)两种。 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统称为平声。 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统称为仄声。 如: 清(阴平)情(阳平)是平声,请(上声)庆(去声)是仄声。 需要补充的是,汉语拼音中还有一声:轻声。如:妈妈, 读声第一个字是第一声,而第二个字是紧随其后,拼音是不标声调的,这就是轻声。这一般都归在平声。 归纳一下:今韵平仄:阴阳归平,上去归仄。古韵,声调也分为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上去入各为一卷,为仄声。平声因字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上下平,为平声。好在对联只究平仄,不分上去声和上下平,所以我们只要记住平、仄就行。 归纳一下:古韵平仄:“上下平”归平,上去入归仄。 6、入声字----指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随着语言的发展,古代许多仄声字到了现代,读成平声了。也有少量的入声字派入中华新韵的上声和去声,因都归仄声,所以可以忽略不计。这类字的特点是发音短促,声情凄紧。在今韵中已经消失。只有在古韵中使用,归为仄声字。 如:笛、竹、结、杰、节、洁、拂,独、读、哭等等,大家读读看,用方言读起来,是没有拖音的,很短促很干脆的,这就是入声字。 可以运用查询系统和入声字表掌握,只有几百个常用的入声字。 7、古今韵可以通用,但不能混用。 中国楹联学会对“新四声”与“老四声”有实行“双轨制”的意见。对于平仄格律,古今韵通行。“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即,在同一副对联里,可以全部用今韵,也可以全部用古韵,但不能在同一副对联里古今韵混用。有时候,我们属对时,可以自己选择古韵还是今韵,但有时,出句明显是古韵或者今韵,这时,我们就别无选择,必须相应运用相同韵书。 比如: 人生道路无平直 古:平平仄仄平平通 ◆直【上平四支】【入声十三职】 今:平平仄仄平平平 ◆直【十三支,(-i)(零韵母)】 这句,很明显是按古韵。直,是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因为如果按今韵,那就是三连平了。所以我们对句,就也要按古韵,反之同理。 另外,对联用韵,要注明是今韵还是古韵。一般,它和诗词正好相反,用古韵需要注明,不注,默认今韵。 8、句脚----指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这个字的平仄很重要。它决定联句是上联还是下联。对联句脚仄起平收。即上联句脚为仄,下联句脚为平。如果我们临屏时遇到句脚为平的,就把它作为下联,然后属对上联。 9、联律---指对联规则的两大要素: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有机结合,构成对联格律,简称“联律”。 对仗工整讲的是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相反)。 如上联:平平仄,下联则:仄仄平 平仄协调讲的是本句节奏平仄交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段比较重要,请看明白。 尤其是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指什么,看清楚这两句: 对仗工整讲的是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 平仄协调讲的是本句节奏平仄交替。 10、联律的基本要求---对联变化多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字无定声,组合方式千变万化”,所以对联与诗词曲律不是一回事。所谓“会写诗就会作对联”的说法并不全面。 但是,联律也有规律。有的文章写的很复杂,许多格式,其实没必要记住那么多的,只要记住:平仄两两交替或意节点平仄交替;句脚仄起平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三层含义就可。 马蹄韵就是平仄两个字为一个节奏,两两交替。 比如:遍地良材谁识我(观风) 这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是七言句的联律。 这段话,还有第二层含义,就是句脚仄起平收,也就是说,上联尾字仄起,下联尾字平收。 第三层含义,一三五不论,是因为一三五位置不是处于节奏点,因此可以变通。这是能宽则宽。而二四六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