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概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概要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月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2.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3.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 4.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5.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一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6.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7.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8.《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时(鲁)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贵族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B.广大自耕农希望得到土地 C.土地私有权客观上被承认??????????????????????????????D.诸侯国国君失去民众信任 9.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B.百姓赋税负担日益沉重 C.纺织业中心的林立?????????????????????????????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