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一项高层次精神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参与。本文以实地考察成果为基础,结合有关旅游统计资料,对天水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天水市旅游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 天水市位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理坐标: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1、5℃。最热月份是7月,最高温度为33.4℃;最冷月份是1月,最低气温-18.2℃。天水市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天水以西秦岭为分水岭,中北部渭河水系属黄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水系属长江流域。渭河东西横贯全境,流经150公里,有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等大小支流260多条,年流量3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境内水量较为充沛。 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再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该地区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 (2)社会环境 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全市总面积14392平方公里,属多民族地区,全市共有32个民族成份,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天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境内发掘的大地湾遗址证明,早在78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同时是“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 (3)经济环境 截止2015年1月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天水市2014年预计生产总值5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93亿元,第二产业195.5亿元,第三产业214.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00.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天水市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仪表、轻工纺织、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同时农业向现代化方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第三产业更是成绩菲然,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格局。 二、天水市旅游产业现状 (1)天水市旅游资源现状 天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旅游景区(点)228处,其中,A级景区29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9处);旅行社及分公司32家,星级宾馆34家,星级农家乐39家,星级旅游厕所69座,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8处。 天水是西部旅游名城,新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2014年天水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1、旅游产业收入得到较快增长。2014年,天水市旅游行业按照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打造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的战略定位,围绕把天水建成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甘肃东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宜居宜业宜游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树立建设大景区、开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的总体思路,全市旅游产业呈现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 2、2、旅游资源得到扩充。充分发挥现有麦积山5A级旅游景区品牌效应、提升5家4A级旅游景区质量水平的同时,成功创建了甘谷大像山景区、武山水帘洞景区、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景区、秦安凤山景区4家国家4A级景区,使我市国家4A级景区数量达到了9家。 3、客源市场得到开发。按照“围绕‘一个形象’、突出‘两大品牌’、整合‘三方力量’、开发‘四大市场’、采取‘五项措施’、主推‘六条线路’”的“123456”旅游营销思路,突出整合营销、网络营销和电视营销,全市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前伸后延、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显着特点。 4、节会(活动)旅游综合效益突出。在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了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旅游节、第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天水赛段、2014中国天水麦积山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第二届清水温泉消夏养生旅游节等五项活动。 5、机场航线航班运营显着提升。天水机场的运营实现了市场化、专业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