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 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学生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老师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老师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学生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 至洞之深处。
老师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学生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老师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答: “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师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 “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扩大英语词汇量的方法.doc
- 浅谈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doc
- 浅谈幼儿的道德教育.doc
- 浅谈偏远山区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doc
-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doc
-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新).doc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doc
- 浅谈创新教育与英语教学查晓云.doc
-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与技巧.doc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 小平方房屋买卖合同(28篇).docx
- 渭华起义馆观后感作文500字五篇.docx
- 自然语言处理NLPTextRNN实现情感分类.docx
- 清明节继承先烈遗志演讲稿700字(24篇).docx
-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部编版.docx
- Unit5Thevalueofmoneywords1单词课件高中人教版(2019)(1).pptx
- 中考英语话题复习之兴趣爱好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pptx
- 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人教版高中英语.pptx
- 监狱防爆车采购合同协议.docx
- 电力服务代办合同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