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与竹类配置试题.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肚竹 形态特点: 佛肚竹竿二型:正常竿高8-10米,直径3-5厘米,尾梢略下弯,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圆柱形,长30-35厘米,幼时无白蜡粉,光滑无毛,下部略微肿胀;竿下部各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基部第一、二节上还生有短气根。 生长习性: 耐水湿,喜光植物。喜湿暖湿润气侯,抗寒力较低,能耐轻霜及极端0℃左右低温,冬季气温应保持在10℃以上,低于4℃往往受冻。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北部的背风向阳处,尚可栽培。华中至华北的广大地区,均只宜盆栽,置温室或室内防寒越冬。喜光,但怕北方干燥季节的烈日暴晒,亦稍耐荫墒。喜肥沃湿润的酸性土,要求疏松和排水良好的酸性腐殖土及沙壤土。 景观用途: 傣族村寨附近及房前屋后常有种植,常作为缅寺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 ,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 产地分布: 产于中国广东,中国南方各地以及亚洲的马来西亚和美洲均有引种栽培。 佛肚竹原产于中国华南,各地多有栽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配置示意 ●粉单竹 形态特点: 箨鞘坚硬,鲜时绿黄色,被白粉,背面遍生淡色细短毛;箨落后箨环上有一圈较宽的木栓质环;箨耳长而狭窄;箨叶反转,卵状披针形,近基部有刺毛。花枝极细长,无叶,通常每节仅生1或2枚假小穗,后者宽卵形,长可达2厘米,无毛,先端渐尖,含4或5朵小花,后者形肿胀。 生长习性: 具有生长快,成林快、伐期短、适性强、繁殖易等特点。其垂直分布达海拔500m,但以300m以下的缓坡地、平地、山脚和河溪两岸生长为佳,无论在酸性土或石灰质土壤上均生长正常,其分布区年均温18.9~20.0℃ 景观用途: 是一种可供编制器具的篾用竹。常用作农业器具的编织材料,也是竹编花篮的用料,还用于造纸。植于园林的山坡、院落或道路、立交桥边。 产地分布: 粉单竹是中国南方特产,在广东分布比较普遍,从南到北均有栽培,它不像青皮竹那样有明显集中分布区。常栽植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河流两岸(广宁县古水区),丘陵缓坡(郁南、高州、信宜等),低山谷地(清远笔架山),村前屋后(广州至增城一带) ●配置示意 ●麻竹 形态特点: 竿高20~25米,直径15~30厘米,梢端长下垂或弧形弯曲;节间长45~60厘米, 幼时被白粉,但无毛,仅在节内具一圈棕色绒毛环;壁厚1~3厘米;竿分枝习性高,每 节分多枝,主枝常单一。箨鞘易早落,厚革质,呈宽圆铲形,背面略被小刺毛,但易落 ,去而变无毛,顶端的鞘口部分甚窄(宽约3厘米);箨耳小 生长习性: 大叶麻竹生长要求土壤疏松、深厚、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可选择退耕还林地或山谷地及山坡下部的缓坡地作竹园。零星栽培可选择在河流两旁、水沟两旁、水库和水塘周围以及村边宅旁。 景观用途: 竿亦供建筑和篾用,庭园栽植,观赏价值也高。该种是中国南方栽培最广的竹种,笋味甜美,每年均有大量笋干和罐头上市,甚至远销日本和欧美等国。 产地分布: 产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在浙江南部和江西南部亦见少量栽培。越南、缅甸有分布。 ●配置示意 ●凤尾竹 形态特点: 丛生、秆高1-3m,径0.5-1cm、梢头微弯、节问长16-20cm,壁薄、竹秆深绿色、被稀疏白色短刺、幼时可见白粉、秆环不明显、箨环具木栓环而显著隆起或下翻、其上密被向下倒伏的棕色长绒毛。分枝多数,呈半轮生状,主枝不明显。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5-6.5cm,宽0.4-0.7cm。箨鞘厚革质、短于节问、背面密被黄棕色刺毛、鞘口略呈弧形隆起、两肩稍隆起;箨耳缺、隧毛发达、长达10mm;箨叶披针形至三角状披针形,中上部边缘内卷、顶端是锥状。 生长习性: 凤尾竹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欢潮湿和温暖,还喜欢半通风和半阴。冬天应该搬到室内有阳光的地方。凤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 为宜,忌粘重、碱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酸亚铁。 景观用途: 凤尾竹秆茎矮小,密生小枝,细柔下垂,潇洒脱俗,风姿秀雅,能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宜栽于河边、宅旁,也可和假山、叠石配植。凤尾竹枝叶纤细,茎略弯曲下垂,状似凤尾,体态潇洒,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配以山石,摆件,很有雅趣。多种植以作绿篱或供观赏。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其自然分布限于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少数种类还可向北延伸至秦岭、汉水及黄河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