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 重要内容: “市”的形成与发展 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的祖师——范蠡 陶朱公范蠡 (一)“商人”的由来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国语·晋语》 这段材料表明,商周时期,商业是由______控制的。 官府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便把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二)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____________的局面被打破,____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_________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___________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______、 ______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官府控制商业 商人 商品市场 重农抑商 时间 地点 末事(商业活动)不禁,…… 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商鞅:《商君书》 在这段材料中,商鞅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重农抑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政府的行政管理。 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 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 济 永 渠 邗 济 通 沟 江 南 河 渠 608年 605年 605年 610年 涿郡 长安 洛阳 余杭 江都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隋唐运河沿岸经济的交流 4. 隋唐时期, ____________的发展,______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_________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_____和_____相继问世。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作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 大运河 集市贸易 柜坊 飞钱 5.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 _________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交子” 商税收入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铜币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汉) 开元通宝 (唐朝铸) 纸币“交子” (宋) 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五铢钱 《清明上河图》中汴河的景象 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过桥即投西大街,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御廊西即鹿家包子,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这段材料说明北宋时期商业发展水平如何?有何表现? 空前繁荣;商品种类众多 6. 元朝交通发达,有利于商业的繁荣,_______成为国际性的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7.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燃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较快,_______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 ”,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 。 大都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 货币 商帮 徽商和晋商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乔家大院 中国第一家票号 “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宋朝以前,城市中“市”和“坊”分开,“市”的设置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官府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场交易。 (一)宋朝以前的市 西市 东市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这段材料说明唐朝对市的设置有什么限制? (二)宋代的市镇 城市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必修1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ppt
- 人教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ppt
- 人教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ppt
- 人教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ppt
- 人教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ppt
- 人教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ppt
- 人教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ppt
- 人教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ppt
- 人教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3.ppt
- 人教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ppt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新】.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预热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综合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青岛版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巩固】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