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考试重点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笔记

神经病学 *神经性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1、缺损症状2、刺激症状3、释放症状4、断联休克症状 *额叶的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1、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支配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2、运动前区,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与联合运动与姿势调节有关3、皮质侧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司双眼同向侧视运动4、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与支配手部的皮质运动区相邻5、运动性语言障碍(Broca区),位于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回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1、体象障碍--顶叶(特别是右侧)损害可以发生对身体结构的认识障碍,右侧顶叶邻近角回损害可引起病人不认识对侧身体的存在,病人穿衣均用右手,认为左侧上下肢不是自己的,称自体认识不能;右侧顶叶邻近缘上回处损害有时可见到病人不认为自己肢体有功能障碍,否认左侧偏瘫的存在,称病觉缺失;体象障碍还可有幻肢现象,以为瘫痪的肢体已经丢失或感到多了一个或数个肢体。2、古茨曼综合征: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表现为双侧手指失认、肢体左右失定向、失写,有时伴有失读、失算3、失用症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内囊 是宽厚的白质层,由纵行的纤维束组成 ;位于尾状核、丘脑及豆状核之间,在水平切面上,两侧内囊呈开口向外侧的双“”形分为内囊前肢、后肢和膝部。内囊损害可出现“三偏症” *基底节 是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灰质团块,包括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新纹状体病变: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舞蹈症、手足徐动症和偏身投掷运动;旧纹状体病变: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肌张力高、动作减少及静止性震颤,如帕金森病 *脊髓 有两个膨大部:颈膨大(C5~T2)和腰膨大(L1~S2)。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脊髓的动脉:椎动脉+根动脉 *I嗅II视III动眼;IV滑V叉VI外展;VII面VIII听IX舌咽;X迷走副舌下全。运动性神经(3、4、6、11、12),感觉性神经(1、2、8),混合性神经(5、7、9、10),12对脑神经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均受双侧支配 Pg图2-24,图2-25 *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累及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表现为患侧眼球既不能内收也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可外展 *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上有三个特点:1、双眼同时受累2、无复视3、反射性运动仍保存 *光反射径路: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中脑顶盖前区—双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传导路上任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消失和瞳孔散大 P45表2-4,P49表2-5 *中枢性舌瘫与周围性舌瘫相鉴别 *上运动神经元 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其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产生中枢性(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 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它是接受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其功能是将这些冲动组合起来,通过周围神经传递至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收缩。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可产生周围性(弛缓性)瘫痪。 *锥体外系统 包括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动作及反射性运动 *脊髓丘脑束(浅感觉):由外向内:S、L、T、C;薄、楔束(深感觉)由外向内:C、T、L、S髓外病变,浅感觉障碍自下肢向上肢发展;髓内病变相反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颈5,6), 肱三头肌反射(颈6,7),橈骨膜反射(颈5-8),膝反射(腰2-4),跟反射(骶1,2) *浅反射:角膜反射(桥脑),咽反射(延髓),腹壁反射(胸7-12), 提睾反射(腰1、2),跖反射(骶1、2)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深反射增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一个重要体征。 *意识障碍分为嗜睡,昏睡,昏迷三级,其中昏迷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表达性),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 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听觉性),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P80表3-9,P85表3-13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表现:1、姿势和步态异常2、随意运动协调障碍3、语言障碍4、眼球运动障碍5、肌张力减低 *P111表4-3肌力的六级分法 *检查共济失调的试验:1、指鼻试验2、反击征3、跟-膝-胫试验4、轮替试验5、起坐6、闭目难立征试验 *脑膜刺激征检查:1、屈颈试验2、克匿格征3、布鲁津斯基征 *脑脊液的正常范围80—180m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