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窟野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窟野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调研报告

窟野河流域水沙变化情况调研报告 2010.1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变化尤为明显,如头道拐至龙门区间(以下简称头龙间)多年(1950-2005年)平均实测来水量为48.8亿m3,1987-2005年均值下降到37.7亿m3,较多年均值减少22.7%,2008和2009年分别为13.5和8.7亿m3,较多年均值分别减少72.3%和80.6%。多年平均实测输沙量为6.6亿t,1987-2005年均值下降到3.9亿t,较多年均值减少40.9%,2008和2009年分别为0.108和0.111亿t,较多年均值减少98.4%和98.3%。详见表1。 水文情势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战略战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水文情势的剧烈变化,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影响巨大,黄委一直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重大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如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等)都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小浪底专项——小浪底入库水沙研究等科研项目也做过专题研究。但近年来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的剧烈程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对变化的成因也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特别是在黄河重大规划和工程论证审查过程中,都成为置疑和讨论的重点。 表1 2000至2009年头道拐-龙门区间水沙变化表 年份 头道拐 龙门 潼关 头龙间 窟野河 水量 沙量 水量 沙量 水量 沙量 水量 沙量 水量 沙量 亿m3 亿t 亿m3 亿t 亿m3 亿t 亿m3 亿t 亿m3 亿t 2000 140.2 0.284 157.2 2.19 186 3.41 17 1.906 1.717 0.058 2001 113.3 0.2 139.4 2.364 159 3.423 26.1 2.164 1.873 0.113 2002 122.8 0.268 156.6 3.352 174.7 4.496 33.8 3.084 1.714 0.076 2003 115.6 0.279 162.3 1.857 261.4 6.179 46.7 1.578 2.321 0.127 2004 127.6 0.239 158.5 2.327 197.3 2.993 30.9 2.088 2.043 0.072 2005 150.2 0.404 169.2 1.214 230.8 3.28 19 0.81 1.418 0.024 2006 174.9 0.635 199.6 1.8 233.4 2.47 24.7 1.165 1.359 0.026 2007 189.3 0.719 205.9 1.44 250.4 2.54 16.6 0.721 1.695 0.019 2008 164.1 0.476 177.6 0.584 204.8 1.3 13.5 0.108 1.503 0.004 2009 169.6 0.457 178.3 0.568 206.5 1.12 8.7 0.111 1.246 0 70-79均值 233.12 1.15 284.54 8.68 357.40 13.18 51.42 7.53 7.23 1.40 80-89均值 239.03 0.98 276.23 4.70 369.01 7.80 37.20 3.72 5.21 0.67 90-99均值 156.72 0.41 198.10 5.09 248.79 7.90 41.38 4.68 4.48 0.65 00-09均值 146.76 0.3961 170.46 1.7696 210.43 3.1211 23.7 1.3735 1.6889 0.0519 87-05均值 152.1 0.393 189.8 4.33 242.6 6.76 37.7 3.937 3.807 0.498 50-05均值 218.3 1.08 267.1 7.68 349.9 11.1 48.8 6.6 5.83 0.916 注:数据摘自《黄河泥沙公报》。 为了深入了解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情况及成因,9月中下旬,组成考察组重点对窟野河流域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也涉及头道拐至龙门区间的秃尾河、孤山川、皇甫川等支流的部分地区和水文站)。调研前,考察组收集了有关资料,做了必要的技术准备,考察中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形式了解情况,听取基层水文站职工和当地水利水保人员意见和看法,补充收集有关资料。考察组一行重点考察了窟野河及其支流悖牛川、乌兰木伦河,以及秃尾河、孤山川、清水川等流域部分地区水土保持及植被变化情况。考察了高家堡、神木、温家川、高石崖、王道恒塔、新庙等水文站,与水文职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