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语文选修演讲与辩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 1. 如课文第3段,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叙述了英勇的战争,情绪激昂,语调高扬而坚定。第4段回顾了1946年那次政治协商会议,在回顾中阐释了形势变化的必然性,语调沉稳而坚毅。第6段,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欣赏借鉴”参考答案 情绪激越,无比自信,无比豪迈,语调高昂、坚定而自豪。第7段,谆谆告诫,态度诚恳,语调沉稳,语速较慢。后几段在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形势时,既肯定了困难,又指出了光明的前景,语调平稳、坚毅而自信。 2. “任何”“一切”“完全”“从来”“必须”“决不”等词语,从逻辑上讲,都属“全称”词语,即包含了一切情况;从语气上讲,则有坚定无疑的意味。毛泽东在演讲中大量使用这些词语,则反映了他广阔的胸怀、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这也是他的文章和讲话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的重要原因。 * 导入新课 开国大典阅兵 中国事业一直在蒸蒸日上,作为中国人,我为之骄傲,自豪!今年是我们伟大的母亲的60周岁生日,我们为之欢呼,为之喝彩! 国庆60周年庆典晚会 黄花岗风景依旧,但是,谁知道“昨日”艰辛? 黄花岗公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指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的革命党人。 “七君子”之一林觉民 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大批革命党人集中于香港。广州城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4月27日发难时,改为四路突击。 黄兴指挥起义 但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安葬于红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辛亥革命的前奏。 和平,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是在和平背后,往往是不能诉说的“暴风雨”,就像葛底斯堡战役那样。 林肯总统 葛底斯堡战役现场一景 学习目标 1. 多朗读课文;? 2. 注意课文中能表现情绪的关键词句,体会演讲者的内心活动; 3. 以课文为材料进行演讲训练,在实际演练中培养演讲的基本素养。 单元简介 演讲,是通过口语语言对观众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活动。演讲者首先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出现来赢得观众的好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不禁能向听众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还是自信的表现;语调对着内容而富有轻捉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势态语中,面部表情和收拾是最能传情达意的。 知识点讲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此文章是观点鲜明,态度坚决,不容置疑是本篇演讲辞。 首先是因为使用大量判断句。 例如,“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的给事情直接定性,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之感。 2. 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句和句式。 强调句式的注意是“是……的”句式; “因为……,所以……”;最后还有强调前提条件的“只要……就……”给人一种充满自信与希望的感觉的意味,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有了一个条件,就一定会有后面的结果;“只有……才……” “只有”的条件是必需的,确实不充分的,给人一种不得不的强迫之感。 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 1924年5月2日,岭南大学举办黄花岗纪念会,旨在悼念为国捐躯的黄花岗烈士。 本篇演讲词最见功力的部分是第2段。 在这一段中,孙中山如剥茧抽丝般,一层层地引导听众去深思烈士们的“志气”; 《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 先是“最少的限度,是不惜自家性命,不管权利幸福,要做一件失败的事”; 然后一转,“明知道是很危险的”,“可见他们的用心是很苦的,立志是很深的”;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用心要这样苦”,引出他们“所存在的希望”就是“以身殉国,来唤醒一般醉生梦死的人民”; 最后得出结论──“他们死得其所”,“七十二烈士以死唤醒国民,为国服务的志气,达到了目的”,“可以说是成功”。这样,便由开篇的“抑”,峰回路转,变为更深刻的“扬”。这种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表现方法,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是演讲中常见的手法之一。 本文短小精当,最值得借鉴的是其抑扬顿挫的节奏。林肯所着眼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次演讲少了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