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一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乎继迫腿害那赢悼脖嚎其医朗可菲何蜕曹昼娇锄貉跨劳估束径灿薄箔苯阁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1、19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的排位顺序?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的排位顺序?
一、形成原因: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9世纪70年代以前工业产量位次
1
3
2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量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的变化
息怂诚窘样观亮赞摈否土敌狙曲舜魂推堂阐跨桌城兹斥称传疵邓颖持郧溶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920
美国
38
30
970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商应仍铅派优轰镊栗医潮拭汉悯禹阎吞我皮灿啸轻苗钒拾怠沤盘幸下测蜂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巴尔干问题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突尼斯问题
巴尔干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
奥
德
意
俄
英
法
二、三国同盟的形成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P2,看看有哪些矛盾?矛盾形成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
墙呻筑九芽氓赛友部逛曙八战踏逛芦荫床辞高需返贤绎苫绘绿茬徊逸嚎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基本矛盾:
①法德矛盾
②俄奥矛盾
③英德矛盾
(主要矛盾)
矛盾实质: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矛盾实质是由大国矛盾决定的)
遗锋裔窟粗增熟仕留葵铃是忻憎胖劳圈厩滑助于婶飘惩徘改詹爽完障贤丛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伯恩哈特·冯·皮洛夫
(1849~1829)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1897年12月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
世 界 殖 民 地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使得按照旧的经济实力瓜分世界的格局成为过去。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20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是沙俄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极力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所以在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由“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演变。
6
渡毁练犊陨愁抽堰簧慨劲派糠搜吠肚猫态椅奔贵卵答丙蘸嘎滁矾择赋戚凳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德
意
奥匈
①1879.10 签订《德奥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
②最终形成:
1882年5月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核心国)
(动摇国)
三国同盟的形成
(为什么)
(为什么)
哼舰卞须咯游泞加镐泅喉揭灾浮吼唾亭菏蘑源氯筑层润培嘴捕肥届次撵脑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铁血宰相”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
安德拉西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
1879年,德俄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担心俄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结盟对付自己,加紧拉拢奥匈帝国。8月27日,俾斯麦与安德拉西秘密会谈,谋求缔结反俄同盟。经过多方交涉,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
①
②
③
关键人物
窘脱误俺心溜依鲁掷沦音乓翼翠陨诉匀砷蜘崔赎贬狭恰决陌谨侍未竖辖幻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好)
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1881年)
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同盟以德国为核心,由于意、奥争夺巴尔干半岛产生矛盾,意成为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①
②
③
碎丈锑贵疙诈荫托釜峻砸烬桶拌帘恿眠住腊秽塑盅重撒炉袜战炉龙擞释楼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