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炔和丙二烯的脱除方法主要是催化
脱炔 1、催化加氢脱炔的反应原理 选择性催化加氢法,是在催化别存在下,炔烃加氢变成烯烃。它的优点是,不会给裂解气和烯烃馏分带入任何新杂质,工艺操作简单,又能将有害的炔烃变成产品烯烃。 乙炔催化加氢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CH≡CH十H2 → CH2=CH2 主反应 CH≡CH十2H2 → CH3—CH3 副反应 CH2=CH2十H2 → CH3—CH3 副反应 乙炔也可能聚合生成二聚、三聚等俗称绿油的物质。 生产中希望主反应发生,这样既脱除乙炔,又增加乙烯的收率 2、前加氢与后加氢 前加氢由于氢气自给,故流程简单,能量消耗低 但前加氢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加氢过程中,乙炔浓度很低,氢分压较高,因此,加氢选择性较差,乙烯损失量多;同时副反应的剧烈发生,不仅造成乙烯、丙烯加氢遭受损失,而且可能导致反应温度的失控,乃至出现催化剂床层温度飞速上升; 二是当原料中乙炔、丙炔、丙二烯共存时,当乙炔脱除到合格指标时,丙炔、丙二烯却达不到要求的脱除指标; 三是加氢原料气体中杂质少,催化剂使用周 期长,产品纯度也高。 但后加氢属外加氢操作,通入的本装置所产 氢气中常含有甲烷。为了保证乙烯的纯度,加氢 后还需要将氢气带入的甲烷和剩余的氢脱除,因 此,需设第二脱甲烷塔,导致流程复杂,设备费 用高。 所以前加氢与后加氢各有其优缺点,目前更多厂家采 用后加氢方案,但前脱乙烷分离流程和前脱丙烷分离流 程配上前加氢脱炔工艺技术,经济指标也较好。 溶剂吸收法脱乙炔 利用乙炔能溶于某些溶剂的性能,使乙炔脱除的方法叫做溶剂吸收法脱乙炔。 吸收乙炔常用的溶剂有丙酮、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酸乙酯等。常用的是丙酮。 以丙酮作溶剂脱炔的流程见图1-32。吸收过程是在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下进行的。 * 在裂解反应中,由于烯烃进一步脱氢反应,使裂解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乙炔,还有少量的丙炔、丙二烯。裂解气中炔烃的含量与裂解原料和裂解条件有关,对一定裂解原料而言,炔烃的含量随裂解深度的提高而增加。在相同裂解深度下,高温短停留时间的操作条件将生成更多的炔烃。 少量乙炔、丙炔和丙二烯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乙烯、丙烯的质量。乙炔的存在还将影响合成催化剂寿命,恶化乙烯聚合物性能,若积累过多还具有爆炸的危险。丙炔和丙二烯的存在,将影响丙烯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 三、脱炔 1.炔烃的来源 2.炔烃的危害 3.脱除的方法 乙炔的脱除方法主要有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催化加氢法是将裂解气中的乙炔加氢成为乙烯,溶剂法是采用特定的溶剂选择性将裂解气中少量的乙炔或丙炔和丙二烯吸收到溶剂中,达到净化的目的,同时也相应回收一定量的乙炔。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一般在不需要回收乙炔时,都采用催化加氢法脱除乙炔;丙炔和丙二烯的脱除方法主要是催化加氢法 三是在顺序分离流程中,裂解气的所有组分均进入加氢除炔反应器,丁二烯未分出,导致丁二烯损失量较高, 此外裂解气中较重组分的存在,对加氢催化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使催化剂寿命缩短。 后加氢是对裂解气分离得到的碳二馏分和碳三馏分,分别进行催化选择加氢,将碳二馏分中的乙炔,碳三馏分中的丙炔和丙二烯脱除,其优点有: 一是因为是在脱甲烷塔之后进行,氢气已分出,加氢所用氢气按比例加入,加氢选择性高,乙烯几乎没有损失 二是加氢产品质量稳定,加氢原料中所含乙炔、丙炔和丙二烯的脱除均能达到指标要求;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