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紫花苜蓿对铅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及其机理的研究.doc

紫花苜蓿对铅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及其机理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紫花苜蓿对铅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及其机理的研究

紫花苜蓿对铅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及其机理的研究 叶春和* (济南大学地理系 250022, 济南) 摘要 以10mmol/L Pb(NO3)2处理紫花苜蓿幼苗10d,分析了Pb在紫花苜蓿幼苗根、茎、叶中的积累情况、Pb在根表皮细胞中的亚细胞区域化特点及Pb在紫花苜蓿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结果表明,Pb在紫花苜蓿幼苗中积累量(M)特点为:M根M茎M叶。同时X-ray微区分析显示,胞间隙是紫花苜蓿积累Pb浓度最高的部位,细胞壁和液泡次之,胞质中最低。Pb的存在形式分析表明Pb在紫花苜蓿体内主要以难溶的形式存在,另外BSO能够加剧Pb污染对紫花苜蓿幼苗Pn和生长的抑制作用,表明紫花苜蓿对Pb的耐受与植物络和素的形成有关。这些都表明紫花苜蓿对Pb具有一定的耐受机制,避免其对胞质代谢的毒性。同时紫花苜蓿具有很高的生物量和对Pb较高的富集作用,因此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土壤铅污染修复植物。 关键词 土壤修复 紫花苜蓿 X-ray微区分析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土壤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资源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受到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以及矿区的污染,有相当数量农田的土壤质量日趋下降。在我国由于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粮食减产达1000万吨/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土壤修复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部分西方国家土壤修复正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环境产业。1998年9月,第16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在法国Motepellier召开,土壤修复问题成为大会的一个热点。2000年10月第一届土壤修复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 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措施(bioremediation)。其中物理和化学措施主要是通过降低有重金属(Pb、Cd、Cu、Zn等)的可溶性和生物可获得性(bioavailability),从而减小其毒害作用。近年来,土壤修复研究中生物学措施(主要是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以其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和不存在安全隐患等特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一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1、2、3],即通过对特定重金属具有超富集作用的植物从被污染土壤中吸取(phytoextract)重金属离子从而减少其在土壤中的含量,达到土壤修复(remediation)的目的。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很有潜力、正在发展的环境修复技术,也是一门正在崛起并涉及土壤学、植物学、环境工程等多门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对镍和铜离子具有较高的富集作用,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植物[5、6、7]。但就其对铅的富集能力和机理问题尚缺少全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Pb(NO3)2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体内铅的积累、亚细胞分布、结合形态和Pb污染环境下BSO(buthionine sulfoximine, 一种植物络合素的合成抑制剂)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效应,以期就紫花苜蓿对铅的富集能力和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和污染处理 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采自山东省陵县)播种于装有洗净细砂的花盆(直径20 cm,高25cm)中。萌发后,每天浇灌Hoagland营养液一次。长出三个复叶后选择生长一致的健壮幼苗每盆保留10株。在第10片复叶出现时,用10 mmol/L Pb(NO3)2溶液处理紫花苜蓿幼苗,每天浇灌两次,早晚各一次。每个处理6个重复。处理10 d后,取样测定各项指标。 1.2 试定内容和方法 1.2.1 光合速率的测定 以美国产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强为1600 Lx,温度为32℃。 1.2.2 紫花苜蓿幼苗体不同部位Pb含量的分析 收获整株植物,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以吸水纸吸干其表面水分,小心分成根、茎以及叶片三部分,放入120℃烘箱中杀青后,以85℃恒温烘干24 h,称重后,取少量放入马伏炉中510℃灰化12 h,室温冷却后用一滴浓HNO3消化,以去离子水定容至500ml后,用日立Z-8000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溶液的Pb含量。 1.2.3 Pb在紫花苜蓿幼苗根表皮细胞中的微区分布 将制备好的切片在配有EDAX-9100能谱仪的日立H-800型透射电镜下进行测定,加速电压为150 KV,取出角为25°,样品的测量计数时间为60 s,测出的数值分别表示扣除背底后的每种元素的X-ray计数值(CPS)。在检测时,对每一组织区域所测定的微区,至少测试30个点,求出其平均值[8]。 1.2.4 紫花苜蓿幼苗根和叶片中Pb的化学形态分析 用逐步提取法研究紫花苜蓿幼苗根和叶片中Pb的化学形态[9]。提取剂及提取顺序为80%乙醇、去离子水、1 mol NaCl溶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