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器乐

中國器樂 講授:吳俊凱博士 琵琶音樂 琵 琶 沿 革 琶 琵琶 以演奏手法得名的樂器。琵琶本作「批把」 ,向前彈出稱做琵,向后挑進稱做琶。 秦時有長柄、直頸、皮面圓形音箱的琵琶,稱為「秦漢子」 ,後發展為阮咸。 「秦漢子」和阮咸均屬直項琵琶。 琵 琶 沿 革 東晉時期,有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柱(今謂相或品)、四弦,用撥子演奏的彈弦樂器由西域傳入,因其頭部向後彎曲,故名曲項琵琶。曲項琵琶的發展在唐代盛極一時。 到了明、清兩代,琵琶有新的發展,在形制上,融合直項琵琶和曲項琵琶的構造,不用撥子演奏,用右手彈撥。今天的通用的琵琶的形制便是源自明、清兩代的格式。 琵 琶 沿 革 清代的琵琶為四相十三品 ,按七律排列,用絲弦和真甲演奏,音色細膩調和。 琵 琶 沿 革 二十世紀後期,增至六相二十三品或六相二十四品,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用鋼絲弦並普遍用假甲演奏,增大演奏音量。 琵 琶 音樂 合奏 中國音樂有多個樂種使用琵琶於合奏中如福建南音之南琶(唐宋曲項琵琶的遺制)、潮州弦詩之潮州琵琶等。 獨奏 至於獨奏方面,曲目和演奏手法是源自明、清兩代的發展。 記譜 明、清兩代和民初用工尺譜。 琵 琶 的 演 奏 手 法 右手常用的技巧有:彈、挑、雙彈、雙挑、滾、摭、分、掃、輪、半輪等。 左手則有吟、推、打、帶、注、泛音等技巧。 除此之外還有雙音與和弦等演 奏技巧。 琵 琶 獨奏曲 傳統琵琶曲可分為文曲、武曲和大曲。 文曲着重寫意,例如《夕陽簫鼓》 、 《青蓮樂府》等。 武曲着重寫實/敘事,例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大曲則綜合文曲、武曲的表現手法和風格,例如《陽春白雪》、《燈月交輝》等。 琵 琶 音樂賞 析 武曲《十面埋伏》 清代出版的《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樂曲描寫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 《十面埋伏》可分為三個部份: 序部為「列營」 接著的是第一部份描寫戰爭的準備,包括 「吹打」 、 「點將」、「排陣」、 「走隊」 。 十 面 埋 伏 武曲《十面埋伏》 第二部份描寫戰爭過程,包括「埋伏」、「小戰」、「大戰」三段。當中運用推拼雙弦的技法,描寫兩軍對陣、撕殺戰鬥場景。 第三部份描寫項王戰敗,漢軍的勝利, 包括「項王敗陣」 、「烏江自刎」兩段。 尾部包括「眾軍奏凱」、「諸將爭功」 、「得勝回營」三段。 二胡音樂 二 胡 二胡是胡琴類樂器最流行的一種。表現力強尤其擅奏聲腔性的旋律。二胡主要部分有琴桿、琴軫、琴筒、琴托、千斤、蛇皮、琴碼、琴弓。 胡琴由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成。再經宋、元兩代的蒙古人的傳播和運用而逐漸普遍起來。 明代的胡琴形制與今天的二胡已很相近。隨明、清兩代的戲曲、說唱音樂、民間樂種的發展,胡琴成為流行的主要伴奏和主奏樂器。 二 胡 獨 奏 二胡雖然是很多樂種的主要的伴奏和合奏樂器, 作為獨奏樂器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發展。 這個新發展,當是劉天華將國樂現代化的成果,如應用西洋音樂的專業演奏法,記譜和讀譜方式與及 “Studio teaching” 的教學方式,亦即改變了以往以口傳心授為主的傳統學習方法。 今天西洋古典樂的教學方式、記譜演奏原則,已成為新時代普遍學習、演奏國樂(中樂)的形式。 二 胡 音 樂 1920年代至1950是二胡獨奏曲目發展的奠基時期,有劉天華(1895-1932) 創作的十首二胡曲包括《病中吟》、 《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等。另外有阿炳,華彥鈞(1893—1950)的《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二胡作品。 二 胡 音 樂 嘗 析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共分六段,樂曲運用變奏手法展衍。主題共分兩個部分,首部分 (mm1-5) 在低音區進行,表現柔和舒緩,第二部分的旋律 (mm5-11) 漸次提升至高音區,略帶激蕩。主題變奏五次,期間升降浮沉, 交替出現, 體現了中國哲學“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美學原則。(低音區-陰,高音區-陽) 笛子音樂 笛 子 笛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出土的骨笛,至於今天的竹笛起源, 說法不一,但和漢代使用的「橫吹」最有關係。到了唐、宋時期,橫吹的竹笛稱為「橫吹」或「橫笛」 ,而豎吹的簫稱為「尺八」、「簫管」、「豎笛」等。 笛子雖然在其延綿的歷史和發展中,成為民間器樂、戲曲等樂種的重要的伴奏和合奏樂器, 不過,作為獨奏樂器還是二十世紀的發展。 梆 笛 與 曲 笛 現今的笛大致分為梆笛與曲笛兩大類。 梆笛 梆笛用於北方梆子戲的伴奏,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在演奏上表現了濃厚的地方色彩,著名笛子演奏家有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