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与重建的胰腺癌手术临床应用及评价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与重建的胰腺癌手术临床应用及评价
作者:朱文涛 陈强谱 张帆 作者单位:256603 山东滨州,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关键词】 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切除 重建 胰腺癌 手术 临床应用
胰腺癌(P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美国PC新发病例数为37 680例,死亡病例数为34 290例,死亡发病比为0.91∶1,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因PC发病的隐匿性及其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发现时多属中晚期,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5%[1]。手术切除仍是治疗PC的主要手段,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在15%~25%[2-5],手术死亡率5%[6],但就诊时可手术切除的患者仅占10%~20%[7]。由于胰腺与门静脉(PV)及肠系膜上静脉(SMV)的特殊解剖关系,PC极易侵犯PV和SMV。长期以来,多数外科医师认为PV-SMV受侵是PC手术切除的禁忌证。1973年,Fortner[8]首先报道采用区域性胰腺切除,扩大淋巴结廓清范围,联合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血管用于治疗难以切除的PC。之后日本学者亦相继开展了与之相似的扩大手术,联合血管切除重建为其主要内容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与围手术期治疗手段的丰富,PC联合PV-SMV切除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接受和认同,临床应用报道和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结合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就其临床应用技术和评价讨论如下。
一、术前评估及手术适应证选择
如何对PC侵犯血管的程度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以提高肿瘤的切除率,是当前PC手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术前诊断PC是否侵犯血管主要基于影像学检查,如血管造影、CT、超声、MR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内镜超声等。Takahashi等[9]根据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PV显影情况,将PC侵犯PV-SMV分为4型:Ⅰ型,PV正常;Ⅳ型,PV单侧狭窄;Ⅲ型,PV双侧狭窄;Ⅳ型,PV完全堵塞。研究表明,PV受累长度不超过2 cm的Ⅰ型和Ⅱ型,93%的病例PV侵犯深度局限于中膜以外,而大于2 cm的Ⅲ型和Ⅳ型,60%的病例PV侵犯深度已达内膜或更深。虽然血管造影比较直观,但其为有创检查,目前已被CTA、MRA取代,后者可清楚显示血管受侵情况,同时能对肿瘤性质及范围做出判断。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胰腺薄层增强CT扫描,它能够对重要血管进行三维重建,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血管之间的关系,术前判断血管侵犯准确率达75%~84%[10-12]。CT判断肿瘤侵犯血管的程度主要有Loyer分型和Lu分级两种方法。Loyer等[13]根据肿瘤与血管的接触面的情况,将PC的血管浸润分为6种类型:A型,肿瘤与血管之间存在正常的脂肪间隙;B型,肿瘤与血管之间有正常的胰腺组织;C型,肿瘤与血管为凸面点状接触;D型,肿瘤与血管为凹面接触或部分包绕血管;E型,肿瘤包绕血管,两者之间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F型,肿瘤使血管闭塞。其中A、B型患者95%可行保留静脉的根治性切除术;C、D型患者47%需行静脉切除;E、F型则表明肿瘤完全不能切除。Lu等[14]根据肿瘤与血管接触面大小将累及血管分为4个级别(1级:24%;2级:25%~49%;3级:50%~74%;4级:75%~100%)。接触面50%(3、4级),肿瘤则不能切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和98%。CT检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可遗漏隐匿的血管侵犯以及小转移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评分对判断血管受侵情况也有一定价值,1~2分者常无肿瘤血管转移,肿瘤切除率高,癌旁组织及血管病检多为阴性,而评分为3~4分者,视为血管浸润转移,预测准确性达90%以上。对血管受侵程度而言,CDFI诊断准确性较CT差,其整体直观性也不如CT。MR对PC定性诊断不如CT,但磁共振胆胰管显影(MRCP)和MRA可较为清晰地显示胆胰管扩张及血管尤其是PV系统受累程度。王春友等[15]对94例进展期PC患者进行MRCP和MRA检查发现,MR/MRCP/MRA联合检查对肿瘤定位、血管浸润范围及肿瘤周围血管增生、PV海绵样变等有一定价值,有助于手术指征的确定、可切除性判断及手术风险预测。
关于PC联合PV-SMV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国内外学者掌握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多数学者认为应满足以下条件[16-18]:(1)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PV-SMV受侵;(2)术中发现PV-SMV受侵或肿瘤与血管黏连难以分离;(3)除外其他胰腺疾病;(4)无广泛的PV-SMV受侵或静脉壁被穿透;(5)无严重并发症;(6)无广泛淋巴结转移。术中准确判断血管是否受侵较为困难,因此一般认为术中发现肿瘤与PV-SMV无法分离即视为血管受侵,但这种情况下尚有37%~50%的患者术后病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