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儒家人文精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曰:「敢問其所以異?」 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太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2. 研究論著 1) 黃俊傑:〈孟子理想中的生命型態〉,收入《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頁39-82。 2) 黃俊傑:〈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觀〉,收入《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頁29-68。 閱讀作業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2006),頁39-82。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頁29-68。 Chun-chieh Huang, Mencian Hermeneutics: 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pp.130-154. 參考書目 《祈禱》 孤獨的靈魂 可曾聽見那深情的呼喚 苦澀的夜晚 可曾發覺那永恆的陪伴 睜開雙眼凝望著陰霾背後 是你悲智的容顏 息卻六塵紛擾 傾聽那風雨之中 有你亙古不變的期盼 《祈禱》 讓我駕絢麗的彩虹 到你身旁 穿越迷惘 穿越苦痛 讓我乘熱情的陽光 到你心上 消融時空消融你我 讓我駕永恆的彩虹 到你身旁 穿越迷惘 穿越苦痛 讓我乘智慧的陽光 到你心上 消融時空消融你我 《祈禱》 跟著你心靈的律動 跳一支解脫的快舞 隨你(隨我)理路的節奏 唱一首無死之歌 祈禱是你我相見的彩虹 絢麗永恆的橋 (重覆三次)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中國「氣」的發展線索: 二氣感應說: 宇宙乃陰陽二氣交感而成 望氣說: 自然的雲氣可以顯示人事的變化 行氣、食氣說: 與遠古巫文化有關的長生之術 激氣、利氣、延氣說: 兵法理論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東亞思想中的身體觀: 傳統論述與現代批判 孟子「浩然之氣」在古代中國「氣」論中的地位: 在孟子之前,「氣」屬於自然世界而非人文世界,並不具有價值內涵。 孟子的「浩然之氣」兼自然與人文之雙重性。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孟子?公孫丑上?2》: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 趙岐注曰:「志,心所念慮也。」 《孟子?告子上?2》: 〔公都子〕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作為「大體」的「心」,具有「思」的能力作為「小體」的「耳目之官」,不具有「思」的能力。 一切的價值意識,都源自於「心」: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6》)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孟子?盡心上?21》)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一旦掌握「心」的本質,人的生命就可以躍入大化之源: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盡心上?1》)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4. 孟子生命觀中的「踐形」理論 4:1 孟子的「連續性思維」 「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的 連續性 「心理」與「生理」的連續性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有形的居室,對無形的「氣」有影響 《孟子?盡心上?36》: 「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 無形的修養,也對有形的軀體造成影響 《孟子?盡心上?21》: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無形的修養,也對有形的軀體造成影響 《孟子?盡心上?38》: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身心一如」的假設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盡心」→「知性」→「知天」 「上下與天地同流」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5. 結論 5:1 「人」的超越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