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高考语文模拟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一21题。(16分)
(1)王 廷陈,颖慧绝人,幼好弄,父扶之,辄大呼口:“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益恃才放态。故事,两学士为馆师,体严重,廷陈伺其退 食,独上树秒,大声叫呼。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武宗下诏南巡,与同馆舒芬等七人将疏谏,馆师石珤力止之。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珤及执政 皆不悦。己而疏上,帝怒,罚跪五日,杖于廷。时已改吏科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廷陈不习为吏,又失职怨望,簿碟堆案,漫不省视。夏日裸跣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上官行部,不出迎。
(2)已 而布政使陈凤梧及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至,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凤梧好谓曰: “子候我固善,御史即来,候之当倍谨。”廷陈许诺。及茂坚至,衔其素骄蹇,有意裁抑之,以小过榜州吏。廷陈为跪请,茂坚故益甚。廷陈大骂曰:“陈公误 我。”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且将具奏。茂坚大窘,凤梧为解,乃夜驰去。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奏廷陈不法事,收捕系狱, 削籍归。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廷陈伺其退食( ) (2)又失职怨望( )
(3)子候我固善( ) (4)衔其素骄赛(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因击沛公于坐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廷陈以凤梧座主 不赂者以赂者丧
C.乃夜驰去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且将具奏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两学士无如之何,徉弗闻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找出第(2)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简要概括王廷陈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争臣论(韩愈)
(1)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儿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2)愈 应之曰:“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 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痔。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土,固如是 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 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析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 职,必口:‘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注】争臣,也叫谏官,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左右谏议大夫。阳城与作者同朝为官。
22.选文中作者主要针对问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作了旗帜鲜明的回答。(2分)
23.在作者看来,阳城在位五年的表现可用□□来概括。(2分)
24.作者援引孔子行为和言论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为钱而做官又怕进谏得罪人,那就应该去守关或打更。
B.身为言官无一言及政,可见阳城不顾百姓疾苦、朝政得失。
C有人认为阳城是“有道之十”,而韩愈力辩,深不以为然。
D.该说话却不说和不尽心进谏却不离开,没有一种可以容忍。
26.在《师说》和本选段中,韩愈都表现出了敢于力排众议的一面。试联系两文分别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