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地理学》提纲供参习
《环境地理学》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 、环境的含义及其分类
环境的含义。
环境的分类。
2 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的发展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3 、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地位
1)研究对象:它以区域人类—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某一区域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组织与结构、调节与控制以及改造与利用的科学,具有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的双重性。区域性是环境地理学有别于环境科学其他分支的一个突出特征。
2)内容:着重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环境的历史发展、演化与预测,环境污染物质的发生、分布、迁移、转化和自净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3)任务:目的是要认识地理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演变规律,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趋利弊害,使地理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4 、环境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大气环境
第一节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1、大气的结构
(1)对流层:大气的最低层,平均厚度12km,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对流强烈;密度大;天气现象变化多端
(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大气层
特点: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无对流运动,平流运动显著;空气稀薄,干燥
中间有一臭氧层
(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0km高度这一层
特点: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4)热成层:中间层之上,上界达800km
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5)散逸层:大气圈的最外层,高度达800km以上
2、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恒定组成:氮 78.09% 氧 20.95% 氩 0.93%
微量气体:氖、氪、氙、氡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99.9%以上
大气的可变组成:二氧化碳 0.02~0.04% 水蒸气 4%以下
大气可变组分的含量是随季节和气象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大气的不定组成:
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引起:尘埃、硫、硫化氢、氧硫化合物、盐类。可造成局部和暂时性的污染 (2)人类活动引起:煤烟、尘埃、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第二节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1、大气污染的含义
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自然过程,改变大气圈中某些原有成分以及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恶化大气质量,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农业生产,损害建筑物、机械设备和各种财产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
含义: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分类:
(一)按污染物质来源:
1)天然源: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闪电产生的气体等
2)人为源: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过程、农业活动
(二)按污染物的排放方式:线源、点源、面源
(三)按污染物产生的类型:生活、工业、农业、交通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及其分类。
定义: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分类:
(1)按其存在的物理状态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的颗粒物。2012年,首次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2)按形成过程分类: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如SO2、CO、颗粒物等。
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大气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等。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影响大气污染的下垫面因子。影响大气污染的其它因素
1)气象因子
A、风和湍流: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向决定着大气污染物的移动方向,即污染区域。污染区总在污染源的下风向。风速是空气流动速度,决定地面大气污染物的稀释速度。
湍流:一种由大小不一的湍涡组成的极其复杂、不规则的流体运动。
B、大气扩散: 受大气湍流作用,污染物进入大气后,在大气中逐渐分散 、稀释,得到充分混合的现象。
C、逆温层:气温垂直递减率(γd):每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空气气温下降(或升高)的数值。
γd0,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γd=0,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等温层)
γd0,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由于这与对流层中垂直分布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称之逆温。
逆温层的存在,导致上升的污染物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聚集在它的下面,则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