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剖学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剖学复习资料

考试卷子分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二、单选题(每空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五、论述题(共20分) 本次考试的A、B两套卷子的题目内容不超过这些知识点的范围。 概论 1. 鞍状关节 球窝关节 滑车关节 轮转关节 2.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 3.女性的躯干和下肢的比例系数大于男性人体。因而,理想化的女性人体直立时,身体的一半在耻骨联合处的上方部位。 4.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5.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中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根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6.人体的躯干、上肢和下肢的大段落结构 躯干 —— 颈、胸、腹、背。 上肢 —— 肩、上臂、肘、前臂、腕、掌、指 下肢 —— 髋、大腿、膝、小腿、踝、足 8. 中国人的比例高度在七个半头。 七个半头高的人体比例分段如下: 1.头自高 2.下巴到乳头 3.乳头到脐孔 4.脐孔到耻骨联合下方 5.耻骨联合下方到大腿中段下 6.腿中段下到膝关节下方 7.膝关节下方到小腿3/4处 七个半头高的人体从下往上量,足底到膑骨为两个头高;再到髂前上棘又是两个头高;再到锁骨又是两个头高。剩下的部分一个半头高。 手臂的长度是3个头长,前臂是1个头长,上臂是4/3个头长,手是2/3个头长。肩宽接近2个头长。两臂左右伸直成一条直线的总长度等于身高。第七颈椎到臀下弧线约三个头高。大转子之间一个半头高。 9.八个头比例模式的特征。 身高为八个头高的人体分段如下: 1.头自高 2.下巴至乳头  3.乳头至脐孔 4.脐孔至耻骨联合 5.耻骨联合至大腿中段 6.大腿中段至膝关节 7.膝关节至小腿中段 8.小腿中段至足底 八个头高的人体上肢的总长度超过三头长,上臂∶前臂∶手=4∶3∶2,只是不以肩宽两头(包括三角肌在内),平展双臂时,上肢加肩的总长度与身高相等,正好是八个头长。 头部 1. 头部的骨骼可分为呈椭球体的脑颅和呈楔形的面颅二大部分组成。 2. 额骨上部有两个圆丘状突起骨点称为额结节。女性相对突出。 3. 额骨的下边沿,分别为左右两个眶窝的眶上缘,眶上缘的内半段即眶内缘的上面有两快突起称眉弓。 4. 眉弓男骨较为明显,眉弓之间的三角形平面称眉间,眉弓愈突起愈明显。 5. 额骨眶上缘的外端,额骨与颧骨的交界处有明显的突起称额颧突。 6. 在顶骨表面中部的稍下方,自前向后有两条弓状的骨线,称为颞线,是颞肌生长的起点,其正处在颅顶向两侧转折的造型位置处。其中央有一突起的骨点称为顶结节。两侧结节连线的长度是头宽的最宽处。 7. 颞骨乳突位于颞骨的后下方,耳朵后侧的骨点,它是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 8. 枕骨中后部有突起的骨点,称为枕外隆突。 9. 颧骨是颜面中部左右两侧,为不规则的菱形骨,骨体中间有颧骨结节,为颧肌的附着点,颧骨正侧面的分界点。 10. 上颌骨在面部中间,左右各一块与下颌骨共同构成口周围的半圆形,上颌骨下面牙床生长牙齿,犬齿的上方有犬齿隆突,构成口形正面与侧面的分界。 11. 下颌骨在整个头骨中是唯一分离的骨骼,位于面部前下方,近似马蹄形,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的牙床与上颌骨共同构成口部半圆形,前下方有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颏隆突,颏隆突下面的两端称颏结节。男颅较为明显。下颌体与下颌支的转折点称下颌角。 12. 头部肌肉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两大类,其中咀嚼肌主要由颞肌和咬肌组成。 13.构成眼部和嘴部周围环状体积的肌肉分别是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 14. 15. 脑颅由1块额骨、1块枕骨、2块顶骨、2块颞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蝶骨、1块筛骨构成。 16. 面颅由2块鼻骨、2块上颌骨、2块颧骨、1块下颌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犁骨、2块泪骨、2块腭骨、2块下鼻甲骨构成。 17. 三停五眼是实用的比例准则。应该指出的是“三停五眼”要从三维空间去理解。“三停”是把头部从发际到下巴分为三等分:其一是发际到眉毛;其二是眉毛到鼻底;其三是鼻底到下巴颏。“五眼”是指以眼为长度单位来测量两鬓之间的距离:两个内眼角之间有一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