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距离看专业
近距离看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摘要:新学期开始就要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学习,我觉得有必要再一次了解并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于是就上网查找专业相关资料及其发展现状和前景,询问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走访了汕头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同时获得对这个专业的更深认知。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 人才缺口 专业性
儒家经典《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说的是人民是宁国兴邦之本。民生关乎社稷,上古的帝王们早已清晰地意识到“治国尤须安民”。 所谓的“安民” 在今天的社会架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解决黎庶的后顾之忧。劳动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这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相对应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面积相对较广泛。我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发展时间尚不足50年,其中大量的问题与症结需要我们去探讨,如政府部门、劳动仲裁、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咨询……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这些都是新的课题,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1998年 HYPERLINK /jiaoyu/ 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新设置的一个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是社会经济 HYPERLINK /fazhan/ 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依据目前的市场形势,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这样一个新兴专业的就业现状及前景,众说纷纭。
专业介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现代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学和行政法、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政治学与行政学 公共关系学 公共政策学 城市管理 公共管理 社会工作 房地产经营管理 项目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航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现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在很多高校开设,其中以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经济院校的条件更为成熟,如中国人民大学在该专业上实力雄厚,学校劳动人事学院是国内最早培养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科研基地,学院创办之初,就设有工资福利专业,是当时全国新创的三个专业之一,目标就是培养工资福利管理人才。1993年,在全国率先招收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本科生,1999年正式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武汉大学的社会保障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社会保障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被列为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为教育部批准的百所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998年首批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除了上述提到的院校之外,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这些院校综合实力和研究特色都比较鲜明。
截至目前,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校数超过100所,其中本科院校80余所。
目前已开办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其专业大都是从其它相关专业演变而来,有的是从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商业保险(金融保险)专业演变而来的;有的是从原有的劳动经济、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过渡而来的;也有的是新开设的。
2. 专业特点 (现状,前景)
(1)劳动保障人才的社会潜在需求量很大。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它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化解个人的社会风险、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解除在职职工养老、医疗的后顾之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原来由 HYPERLINK /company/ 企业承担的一些社会功能逐步走向了社会化。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目前除了负责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劳动关系管理,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件 船员注册管理办法.ppt
- 现代通信原理(09-2).ppt
- 第2节 招投标法律制度概述.ppt
- 电动力学习题解答2.doc
- 电大解剖作业2.doc
- 电磁学第8章习题.ppt
- 电子商务理论样题1.doc
- 电化学习题2.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答案2.doc
- 电大2013年高级财务会计第三次作业.doc
- FAIR 数据共享指导原则详解 _ 【官网】探码科技.pdf
-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与 AI Ready 数据准备白皮书预览版 _ Baklib.pdf
- 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广州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汇英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市级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高州市九校联考2024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惠州光正实验2023-2024学年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堂星晨校2024届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