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王 明 有
(新乡学院 历史系,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下了确切的定义,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仅供各级政府在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参考。
关键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
贵的文化遗产,既有有形的文化遗产,如各个朝代众类繁多的文物、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一书中曾经指出:“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从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得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见。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地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1](P14)。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是人类保护自己精神家园的一项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同样对我们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of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的范围。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建立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目的、申报范围、申报标准、申报主体、申报程序和评审办法、管理和监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定实施意见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负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a/falvfagui/guojitiaoyue/2009/1112/376.html
[3] 陈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我省22个项目入选[N].河南日报,2006—06-03(01).
作者简介:王明有(1963—),男,河南焦作人,新乡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史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37)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ena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NG Ming--you
(Institute of History Department of Xinxiang,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UNESCO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government have made a precise definition, Henan Province has a r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oth variety and quantity are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country, b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