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章 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溶剂注意点 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不与化学成分起化学变化 经济、易得、使用安全 溶剂法分类 浸 渍 法 煎 煮 法 渗 漉 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声波提取技术 微波提取技术 适合于热不稳定物质或含大量淀粉、果胶、树胶、粘液质的中药提取,但出膏率低,水为溶剂时易霉变。 适合于对湿、热均稳定且不易挥发的物质的提取。 溶剂消耗较少,速度快,但提取不完全,对热不稳定性物质不适用。 溶剂消耗较少,速度快,提取完全,但受热时间长,对热不稳定性物质不适用。 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可有效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萃取物无溶剂残留;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CO2价格便宜,纯度高,容易取得,且在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压力和温度都可以成为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 适合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提取完全,但溶剂用量大,耗时长,对原料的粒度及工艺要求较高,可能造成堵塞而影响正常操作。 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 原料粉碎度 溶 剂 类 型 提 取 时 间 提 取 温 度 设 备 条 件 天然药物化学 彭 亮 中药 = 天然药物 ? 中 药: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天然药物: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以及基本不改变其物理、化学属性的加工品。 天然药物包含了中药,但并不等于是中药。 天然药物研究现状 全球约有80%的人以天然药物作为基本医疗保健手段,天然药物销售额约占全球医药销售总额的30%,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 发达国家50%药品来源于天然药物; 美国上市药品25%来源于天然药物或其衍生物; 世界25种最畅销药品中12种为天然药物或其衍生物; 五十年来国际上50种以上的药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衍生物; 近十年来,国际上正在研制有望成为创新药物的天然药物30-40种。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绪 论 第二节 生 物 合 成 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 第四节 结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绪 论 什么是天然药物化学?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主要化学 成分类型 结构特征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 结构测定 生物合成 研究主要内容★ 相关的术语(补充)★ 1.有效成分(Active Constituents) 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具有一定的理化常数,和生物活性。 2. 有效部位(Active Extracts) 具有生物活性,但是尚未提纯成单体的一大类化合物(药效成分群)。 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地位 药理、毒理作用 一定的剂型 质量标准 临床前新药 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 药理学、毒理学 药剂学 药物分析学 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为什么要学习天然药物化学? 控制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 减低原植物毒性,并提高疗效; 扩大天然药物的资源; 进行新化合物的研究,进而对其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 炼丹与无机合成药物的实践 世界上最早的无机合成化学药物: 水银 (Hg)、升丹(HgO)、朱砂(HgS)、轻粉(Hg2Cl2) 炼丹术与升华药物的实践 炼丹术发展了升华法,如樟脑的精制: 始见于《集验方》(洪遵,1170年),由马可波罗带到西方; 明朝《本草纲目》详细记载樟脑有关提炼和升华精制的操作。 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发展 (一)古 代 篇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乌头碱制备:取新鲜草乌汁,经沉淀,过滤,清液置碗中日晒蒸发,至瓶口现“黑砂点子”;再放炉内低温蒸发,直到下层为稠膏,上层现白如砂糖状的结晶。此种“砂糖样”物质,“上箭最快,到身走数步即死”。这种极毒的砂糖样结晶即乌头碱,在欧洲1833年提出,1860年才制得结晶。 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制取纯成分的实践 关于“秋石”的制备中有煎熬、溶解、过滤、浓缩、升华、结晶等操作。 《本草纲目拾遗》 (1765年) 《本草纲目》 (1518-1592) 我国外藉院士、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 “现代人之所以更为优秀,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印刷术、黑火药和磁罗盘,我们把它归功于中国人。要是没有这种贡献,就不可能有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发现历程。” 他指出“在欧洲十六世纪帕拉尔(Paracelsus, 1493-1541)将水银、锑、铋等矿物作药物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中国在那时已使用矿物药有许多世纪。” “ 中国药物化学从11世纪到17世纪处于一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