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讲解
自学提示一: 自学内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用笔划出重点内容。完成学习内容,5分钟。 1、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3、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4、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 知者加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自学提示二 :自学内容:(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用笔划出重点内容。完成学习内容,5分钟。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性质、主题分别是什么? 2、万隆会议遇到了什么困难?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作出什么贡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知者加速:谈谈“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周恩来传》 材料一 旧中国的外交 = 屈辱的、跪着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材料一: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二: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中国领导人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为此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原则? 请思考:图中反映出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 通过图片我们发现最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影响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周恩来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况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等互利、 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特征? 尊重、平等、和平 影响深远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 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的基本准则 。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 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 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重新发扬五项原则 的精神。”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 三、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 任务一 :探究以下历史事件是否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你能举出类似例子吗?当前哪些热点问题可以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国家边界问题,国家统一问题)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 2008年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亚洲峰会 小组讨论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问题探究: 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 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获会议,改变会议议程。周恩来从容镇定 、因势利导,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材料一 亚非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过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争取和巩固各自的自由和独立的意志是一致的。不管我们每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如何不同,我们大多数国家都需要克服殖民主义统治所造成的落后状态,我们都应该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照我们各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各自的国家获得独立的发展。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之间显然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求同存异”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