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指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如声音、颜色、气味等。由这种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具体信号的信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可以代替第一信号而起作用。由第二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1、第二信号系统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第一信号系统保证第二信号系统不脱离现实。 2、第一信号系统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和支配,即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有指导作用。 3、两者密不可分,共同协作作用。 小结: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单位,它由胞体和胞突两部分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树突接受神经冲动后,会传送给胞体,再由轴突把神经冲动传送给其它神经细胞。 2、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兴奋,也叫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4、神经冲动的传导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是电传导。 5、突触的构成和传导。 6、神经网络及其意义。 7、由神经元构成的复杂的机能系统叫做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 和中枢神经系统。 8、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机能。 9、大脑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0、什么是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 11、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12、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 13、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14、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三节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一、动物心理的发展 (一)感觉阶段——低等的无脊椎动物 特点:对个别刺激物或刺激物的个别属性作出反应;单细胞原生动物——变形虫 (二)、知觉阶段——低等的无脊椎动物; 1、鱼类 2、两栖类——青蛙 3、爬行类——蛇 4、鸟类 5、哺乳动物 (三)、具体思维阶段 ——高等的有脊椎动物 1、黑猩猩简单的使用工具、加工工具与制造工具 2、人类的起源 1)劳动在人的心理产生中的作用 劳动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使用和制造工具,有目的、有计划 离开具体事物抽象思维的萌芽 (二)社会集约性 2)语言在人类产生中的作用 (1)产生条件 共同劳动中交际的需要 发音器官的完善 (2)作用 交际功能 促进思维的发展 人的意识特点 社会性 觉知性 能动性 前进性——有目的、有计划、主观创造、 前进性 多层次、多水平、多阶段性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存在于主体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影响,以及除了反映主体以外的其他人的语言和行动。 (一)脱离了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就无从产生 人和动物不同,人不是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文化的许多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最主要的 (二)人的心理活动的一切内容都能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依据 一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或是复杂的思维、观念与意识,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其源泉的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和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但人脑中形成的事物映象与它所反映的事物本身,二者性质是不同的。事物的映象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而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则是独立存在于现实中的实在的客体。比如,客观现实中存在一个杯子,它被反映在人脑中就出现了这个杯子的映象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人在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丰富着自己的主观世界,也不断认识着客观世界,改变着客观世界,创造着客观世界,具有明显的能动性。 四、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一)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不断地作用于人脑,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二)人的心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发展 通过遗传所获得的只是躯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和感觉器官等生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心理活动得到发展和提高,个性心理也得以形成和发展。 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活动是在心理调节、支配下实现的,心理活动是人作用于世界和改变现实的指针,它使人在客观现实中确定方向,从而有可能去改造作用于人的环境条件 第一章人的心理实质 第一节人的心理实质概述 一、唯心主义心理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心理观 三、辨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焊工程安全技术交底.doc VIP
- 初中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VIP
- GB_T28043-201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docx VIP
- (正式版)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正式版)(正式版).docx VIP
-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高教版(2023)合集.docx
- 中国米糠油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检测盐酸利多卡因中残留溶剂二乙胺的方法.pdf VIP
- 生态环境部印发《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pdf VIP
- 奥数知识点速算及巧算.doc VIP
- 光伏变压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