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2015一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VIP

常熟市2015一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熟市2015一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 三 语 文 2016.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一律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笔。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新(yǐng) 害(sào) 一(ch6u )莫展 风雪(zài ) 途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语文是一座芬芳四溢的百花园。徜徉在百花园里寻寻觅觅,争鲜吐艳,万紫千红,令人目不瑕接;陶醉于鲜花丛中指点江山,击扬文字,品头论足,使人流连忘反。阅读,是用灵魂的摄影机不停地拍摄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写作,是扛起文字的锄头勤恳地植下一大片脆绿的新苗。文言文刚在老梅树的枝头上绽放出一朵朵鲜嫩欲滴的奇葩,现代文已经在白玉兰的花蕊里洒满了一缕缕争奇斗艳的芬芳。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 。 ( 《凉州词》) ②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 ③ ,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④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 》)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 。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复行数十步,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5分) (l)选出对《格列佛游记》表述不准确的一项。(2分) ( ) A.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 英国社会现实。 B.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慧骃骃”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殆。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①轼:苏轼自称。②总角:指童年。 9.解释下列带点字(4分) 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 ②尽以告之( ) ③岂非命软?( ) ④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2)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11.用原文回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此”指什么?作者概括写景的原因是什么? (3分) 12.结合乙文相关内容,请您简要分析苏轼是个怎样的人?(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9分) ①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 ②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

文档评论(0)

3774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