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民事诉讼法课件112(阅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民事诉讼法课件112(阅读)

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Law) 一、参考文献 1.谭兵:《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杨荣新(蓉馨)主编:《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陈桂明:《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6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必读的法律、司法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10月28日).268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14日)。320条。 3.《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83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35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3年9月10日)。34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7月18日)。137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4年8月31日。80条。 8.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20条。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三、民事诉讼的体系 一、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诉与诉权、主管与管辖、 二、民事诉讼的主体 法院、检察院、当事人(两造当事人和多方当事人) 三、民事诉讼的证据 证明责任(诉讼的脊梁) 四、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诉讼程序 一审程序(普通、简易、小额)、二审程序、再审程序 (二)非讼程序 1、古典非讼程序(特别程序) ①选民资格案件、②宣告失踪案件、宣告死亡案件、③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④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2、现代非讼程序 ①督促程序、②公示催告程序、③破产程序 (三)执行程序 (四)涉外程序 四、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比较 思维方式根本区别:事实出发与法规出发诉讼 英美法系:判例法、陪审制、严格当事人主义 大陆法系:成文法、参审制、当事人主义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英美法系:解决纠纷 大陆法系:保护实体权利与维护国家私法秩序 二、民事诉讼的模式(结构) 三、民事诉讼的证据 1、证明标准: 英美法系:优势证明 大陆法系:高度的盖然性 2、证明责任 英美法系:判例法与利益衡量说 大陆法系:成文法与法律要件分类说 四、民事诉讼程序 1、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系 英美法系:完善的审前程序与集中审理制度 大陆法系:不完善的审前程序与并行审理制度 2、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 英美法系:没有区分. 大陆法系:适用不同的程序. 3、审级制度 均实行三审终审制。三审法律审且实行许可制 英美法系:特别重视一审;二审为法律审;再审程序不发达 大陆法系:重视一审;二审为事实审和法律审的结合;重视再审程序 4、执行程序 英美法系:判例法与成文法;司法行政机关执行 大陆法系:成文法与独立法典 ;法院执行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Civil Action and Civil Procedure Law) 由国家权力而非冲突主体来解决社会冲突,这是诉讼的本质特征。 ——顾培东 第一节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的概念、产生原因及特点 1、概念:民事纠纷(civil dispute) ,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其实质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各种原因对民事权益状态或民事权利归属的认识不一致时所产生的矛盾。 2、民事纠纷的产生原因 1)经济原因导致利益冲突; 2)人文原因激起冲突; 3)社会环境影响冲突; 4)制度不完善诱导冲突。 3、民事纠纷的特点 1)主体平等性; 2)内容的民事性; 3)权利义务的可处分性; 4)以违反民事实体法的规定为形成原因; 5)可处理性(和平的方法平息)。 二、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 (一)自力救济:自决、和解 (二)社会救济:调解和仲裁 (三)公力救济:诉讼 第二节 民事诉讼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civil procedure),是指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5.权利保障说:日本学者 竹下守夫,强调宪法上的权利保障。 6.多元说 (三)民事诉讼目的的多元化 1.诉讼价值的多元化。 2.诉讼主体的多元性。 3.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4.民事诉讼任务多元化体现目的的多元化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