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XXXX盾构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述
XXXX~XXXX站区间隧道工程是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项目。本工程起始于XXXX站西端头井,里程桩号为CK4+332.300,终止于地铁XXXX东端头井,里程桩号为CK3+822.300,全长508米。由一台盾构从XXXX站西端头井下井,沿上行线推进到XXXX端头井。在井内调头后,盾构再从XXXX端头井经下行线推进到XXXX站西端头井。其中在里程桩号CK4+046.000处设有一条连络通道。
本工程计划2001年9月23日盾构出洞,至2001年12月15日上行线盾构进洞;于2002年1月16日开始下行线盾构出洞,至2002年3月30日下行线盾构进洞。从上行线盾构出洞到下行线盾构进洞实际盾构施工总工期为189天。(详见图1进度计划图)
隧道的平面轴线:
上行线从XXXX站开始的4.79m为直线段,接30m的缓和左曲线,转长220.853mR1399.944m的左曲线段,然后是4.2m的直线段,再接75.13mR1399.944m的左曲线段,然后是30m的缓和左曲线,最后是143.498m的直线段至长阳路路站。
下行线从长阳路路站开始的82.506m为直线段,接20m的缓和右曲线,转长147.216mR1899.969m的右曲线段,然后是4.2m的直线段,再接276.688mR1899.969m的右曲线段,然后是20m的缓和右曲线,最后是26.798m的直线段至XXXX站。
隧道的竖向轴线:
上行线从XXXX站开始的3.833m隧道坡度为﹣2‰,接0.127m坡度为﹣1.975‰,然后为89.746m的R3000m竖曲线,之后的80.217m坡度为-27.94‰,转149.82mR3000m的竖曲线,然后的10.09m坡度为﹣22‰,再接25m坡度为﹣22.05‰,再接80m坡度为﹣22‰,转60mR3000m的竖曲线,最后接9.638m隧道坡度为-2‰至XXXX。
下行线从长阳路路站开始的9.95m隧道坡度为﹣2‰,然后为59.376m的R3000m竖曲线,之后的117.324m坡度为-21.792‰,转137.976mR3000m的竖曲线,然后的115.712m坡度为﹣24.2‰,转78.6mR3000m的竖曲线,最后接58.47m隧道坡度为-2‰至XXXX站。
盾构推进地区属浦西杨浦区人口密集区。沿线将经过惠民路、霍山路等,及上海卷烟厂技工学校、上海橡胶机械一厂、上海汽车电器厂等重要建筑物,同时盾构将穿越大量砖木民房、危房及各类管线,地况复杂。
我们将以“创优质工程、创文明工地、创特色队伍、树隧道英豪形象;抓科学施工、抓窗口达标、抓严格管理、建盾构施工新样板。”为目标,安全、优质、按期地完成区间隧道的施工任务。
1.2 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
上行线隧道外径Φ6.2m,内径Φ5.5m,衬砌每环宽1m。
工程上、下行线隧道的管片用量为1091环。上行线511环、下行线580环。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5,抗渗标号为S10,由封顶块(F)、邻接块(L1)、邻接块(L2)、标准块(B1)、(B2)各一块及拱底块(D)构成。纵、环向均采用M30双头螺栓连接,衬砌接缝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和氯丁橡胶复合压制成的弹性密封垫。盾构掘进土方量约34442m3。
1.3 地质状况
本段区间隧道覆土厚度约为10.8米~14.2米不等,根据勘探资料,工程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为3.8米左右。表层为人工填土,盾构主要穿越的土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③,灰色淤泥质粘土④及灰色粘土⑤1-1。其中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③土性不均匀,夹杂较多粉性土,透水性较好,在水头差作用下易发生流砂管涌现象,对盾构施工较为不利;灰色淤泥质粘土④及灰色粘土层⑤1-1土质均匀,透水性差,对盾构施工较为有利,但其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且稳定时间长,在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流变现象。
隧道所穿越的主要土层(详见图2、3地质剖面图)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层
号 土层名称 层底标高 含水
量W 湿重
度ρ 孔隙比e 液限
WI 塑限
WP M % g/cm3 MPa Kpa ③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6.92~-4.74 39.6 1.81 1.10 38.2 21.1 ④ 灰色淤
泥质粘土 -15.23~
-12.54 48.7 1.73 1.37 45.7 23.3 ⑤1-1 灰色
粘土 -22.78~
-14.20 37.9 1.81 1.10 40.3 21.7 1.4 工程难点及特点
(1)本区间隧道沿线将多次穿越各类砖木结构民房,且该类民房已建年限较长,破裂程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地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