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必修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pptVIP

课标实验必修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标实验必修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

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普及;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学习探究:自行车在何时传入中国?何时在城市普及?中国又在何时拥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知识拓展: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来自日本,又叫东洋车、洋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客运三轮车,为黄包车与自行车的结合体,容坐二客,驾车者脚踏行驶,较黄包车拉行奔跑减体力不少。 学习探究:中国交通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的标志是什么? 即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的出现 知识链接: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24年,上海公共汽车才运行; 1935年,北京才有公共汽车上路 史实趣闻: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 学习探究:中国在什么背景下自行设计出第一艘轮船?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于1865年4月自行设计出中国第一艘轮船 学习探究:中国第一条铁路是修建于什么时间的什么铁路?其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1881年,唐胥铁路。目的是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清朝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修建长10千米的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学习思考: 阅读教材,概括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概况?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1949年以后,中国现代交通获得快速发展,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实现了火车、飞机的运营。 1909年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 中国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1)传统代步工具被人力作为牵 引的交通工具所取代 (2)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日 趋重要 (3)更新过程城市显著,乡村则 比较缓慢 木船、马车、轿子 海 陆 空 轮船(1865年)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 汽车、电车(第二次工业革命) 飞机(20世纪20年代) 人力、畜力 过程 传统工具 近代以来 交通工具更新过程 机械动力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学习探究:中国邮政通信落后状态在何时得以改变?发展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加快了通信建设的步伐;并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 知识链接: 辛亥革命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电信事业的发展(根据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1)、电报事业的发展 时 间 成 就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2)、电话事业的发展 时 间 成 就 1882年 民国之后 20C80S后 2003年第三季度末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创设无线电报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中国电信用户总数已超过5亿户,居世界第一 1、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单元小结: (1)、民国时期,人力车与电车、公共汽车长期并存的基本原因是( ) 思路解析:解答时,首先审清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其次,明确当时的联系方式包括交通方面和通讯方面;然后根据上海当时的交通、通讯情况,推断出所有可能的联系方式。 参考答案:①交通方面;可以乘坐火车去北京;可以先坐轮船,然后改乘火车去北京。②通讯方面:可以给他的同学写信;可以发电报给他的同学;可以与他的同学保持电话联系等。 (2)、假设20世纪

文档评论(0)

chenchen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