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教语文九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诗》。 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飘 转 zhuǎn 俄 顷 广 厦 shà qǐng xiàn sāng 丧 乱 见 此屋 háo juàn cháng bì wù chóng qīn ào 扫除障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下者飘转沉塘坳。 (秋深) (怒吼) (在这里是虚数,表示多) (江边的地方) (高高的树梢) (茅草飞得低的) (落)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 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地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第一节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竟然忍心这样) (做动词) (公开,与”对面”呼应) (呼喊也没有结果)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第二节赏析: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 心力憔悴啊。)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 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 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 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一会儿) (像墨一样黑。名词作动词用) (衾qīn:被子) (睡觉不老实) (被里子) (雨点细密,像下垂的麻线) (睡得很少.指失眠) (何由:即“由何”.由:凭。) (彻:到天明.作动词)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 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进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鄂教语文七上航天女英雄1.ppt
- 鄂教语文七上航天女英雄2.ppt
- 鄂教语文七上秋词2.ppt
- 鄂教语文七上航天女英雄.ppt
- 鄂教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ppt
- 鄂教语文七上航天女英雄4.ppt
- 鄂教语文七上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3.ppt
- 鄂教语文七上蜀鄙二僧.ppt
- 鄂教语文七上蜀鄙二僧2.ppt
- 鄂教语文七上蜀鄙二僧教学1.ppt
- 新解读《GB_T 42206-2022袋装挂面包装生产线通用技术要求》.docx
- 商业银行数字化进程中的用户体验变革:2025年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数字化转型对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人才培养的影响报告.docx
- 2025年快消品新品牌孵化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充电桩故障预测模型与智能运维系统优化报告.docx
- 2025年肿瘤早筛产品市场渗透策略与消费者行为研究.docx
- 2025年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与社区旅游的互动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知识管理平台内容生态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ocx
- 老龄化社会下运动康复服务行业需求增长研究.docx
- 茶饮市场2025年私域流量运营用户留存策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