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2009年元月18日 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前言 职业教育是与当地经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因而我们要办好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 我校是一所直属福州市教育局主管的公办全日制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是省、市文明学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依托学校。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全国重点示范专业,制冷设备与维修专业和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现有在校生2755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高级教师33人。学校现有建筑面积近400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学校已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三大专业群,共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技术应用,通信技术,制冷设备与维修,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及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商务电子管理,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等12个专业(模块)。我校是国家专项支持的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现有586以上电脑500多台,先进电子仪器设备1800台,电子、电工、计算机实验室共38间,综合电工类实习车间4间和自动化类实习车间3间。学校有13间可作为电子整机产品安装、调试、维修的实训场所。 为了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教学,使中职毕业生熟练掌握与生产实际接轨的专业操作技能,我校近几年来不断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学校的电子电气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现在我校的实训基地有了一定的规模。在新的一年,我校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的需要。我们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我市经济结构的特点,结合我校现有的电子电气计算机实训基地实际,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提出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电子电气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二、我校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建设电工电子计算机公共实训基地是适应企业生产用人需求的需要 在社会各类从业人员结构中,其人才分布是呈金字塔形的,塔座是最大的,即人才分布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蓝领,第二产业尤为突出。企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工人。 根据对福州市48家电子电气计算机类企业,共5764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电子电气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中一线技术工人主要是来自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和经过职业培训后的社会人员。如此之多的中职毕业生从事这一行业,他们的技能水平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电工电子类企业的生产质量和产值。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经济建设培养生产、劳动、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劳动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二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一线从业人员,为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根据企业的反馈,企业在使用一线员工时中职毕业生是最受欢迎的。但不可否认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并不完全认同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这是为什么呢?据企业反映,使用中职毕业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校学的理论多,做的实践少,学习的内容陈旧的多,大多脱离了生产实际。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开展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的要求。 为使福州市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为福州市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电子信息产业着力发展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及家用电器、通讯终端设备、手机配件、显示器及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形成以6英寸、8英寸为主导产品的IC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晶圆、华映光电和飞毛腿新型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迅捷光电、福建光合多媒体、福建上润智能执行器、福顺芯片封装测试等项目。“十一五”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3%,2010年争取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253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7.9:50.1:42,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突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强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进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福州市经委提供的“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重点行业企业急需工种、特殊工种、艰苦工种用人需求报告中指出,工业各行业提出急需岗位、艰苦岗位约27个工种,年需技术工人约1.8万人。五年约需9万人,其中制造业的员工需求在各工种岗位需求中是占第一位的。电子整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