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35小题,共140分。)
24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浆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
A综合性 B虚拟化 C程式化 D现实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特色的了解。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是中国戏曲表演的一大特点,是虚拟化的、象征性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想像。故选。2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故应选C;夏商周时期存在王权,并以神权强化王权,但此时中央集权制度尚未确立,所以不能称为“专制”王权,“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故可排除B项;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是第二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故A项不正确;“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D项错误。
26.《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
考点:明代的内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说明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 C D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
2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
B.柏拉图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C.柏拉图认为民主制度不适用于希腊城邦
D.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考点:古代希腊与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类似。项错在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特点取决于希腊地理状况和生产方式而不是柏拉图的想法。BC错误,柏拉图并不反对民主政治。28.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宋诗话全编·苏轼诗话》)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C.致良知 D.经世致用
考点: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思想本题考查。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苏轼认为理在外在的物中,所以其认识论应格物致知。
29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兴盛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出现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后“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盛
考点:明清时期市镇的商业发展。本题考查。了丝绸,商人活动频繁,商品经济活跃的情况。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属于市镇繁荣的景象,D。C与材料无关,排除唐代草市在州县城以外的水陆交通要道,或关津驿站所在之地形成的集市。
30.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临时约法》规定人们有言论、出版等自由B.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言论、出版等自由
3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省延边州高三文综(朝语)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
- 吉林省延边州高三理综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
- 吉林省延边州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延边州高三理综(朝语)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doc
- 吉林省延边州高三英语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延边州高三语文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 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 新人教A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A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综(政治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