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日报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从报禁到立法: 清政府报刊态度的转变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 报刊的发展与论战 第三节 第二次国人办报活动高潮 第四节 新闻理论与业务发展 光绪帝就孙家鼐奏遵议上海时务报改官报一折所发上谕 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政府公报》条例 梁启超“去塞求通”论 梁启超论报纸之体例 梁启超二大天职说 梁启超四大标准 梁启超舆论五本八德说 * * 第一节 从报禁到立法:清政府报刊政策的转变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报刊的发展与论战 第三节 第二次国人办报活动高潮 第四节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发展 一,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外人听之,国人禁止。 二,1895-1898:开放报禁,国人报刊活动合法化。 三,1898-1900:查禁国人自办报刊。 四,1901-1911:利用并立法。 1,利用:创办官报。1902北洋官报、1903南洋官报、1906中央部门官报制度化、1907政治官报1911改内阁官报。发布法令,无功舆论。 2,立法:1906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7报馆暂行条规、1908大清报律、1910著作权章程。内容与特点。 (完) 一,革命派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1,兴起:香港、日本、大陆。 (1)香港: (2)日本: 1900陈少白《中国日报》内容——揭露宣传辩驳;《中国旬报》译稿论说文艺。鼓吹录。舆论宣传、活动组织机关。 1900郑贯公《开智录》;1900杨廷栋等《译书汇编》;1901秦力山《国民报》。鼓吹民主革命,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1903年后《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等。 (3)大陆: 1902戢元丞等《大陆》 《苏报》:1896胡璋—1899陈范—1902转向。 “苏报案”邹容章太炎。 《国民日日报》:章士《俄事警闻》《警钟日报》:1903、1904,蔡。 白话报刊:1903林白水中国白话报、 1903孙翼中杭州白话报, 1904陈独秀安徽俗话报。 (1)《民报》: 创刊:京,同盟会机关报 主编:胡汉民、章太炎、汪精卫 内容:孙中山发刊词提出的三民主义。 (2)其他报刊:日本、东南亚、美洲、澳洲等地。 2,发展: 二,改良派报刊的发展 1,戊戌政变后的境外办报活动: (1)日本: 《清议报》1901横滨。 宗旨:主持清议,开启民智。 内容:抨击、拥护;介绍。 《新民丛报》1907横滨。 宗旨:新民。 内容:1903。《新民说》。 (2)香港澳门和其他海外地区 2,国内报刊的再生与发展: (1)国内的立宪报刊: 《大公报》:天华,发展四阶段。 《京话日报》:北京1904彭翼仲,下层代言,流放。 《东方杂志》:上启导国民,联络东亚。 (2)改良派重新创办的报刊: 《时报》: 创刊:上葆贤、罗普。 报刊业务的革新:时评;周刊;版面(字号与圈点);出版形式(四版双面) 影响:在报业而非政治方面。 三,革命派与改良派间的报刊论战:1901-1911 1,开始:1901《国民报》章太炎《正仇满论》。 2,展开:《民报》与《新民丛报》。 3,内容:民族、民极、民生与招致干涉瓜分与否。 4,结果:革命派胜利。 原因:主张先进;力量悬殊;事实与假设 5,意义:革命思想传播;改良者转变立场;报刊发展 (完) 一,1906年以后的国人办报活动: 1,革命派: (1)上海:中国女报1907秋瑾 神州日报1907于右任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 (2)武汉:楚报1905、商务报1909 大江报1911詹大悲:新军敢言。“大江报案”:《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2,立宪派: 个人报刊(政论、国风报)与团体报刊。 3,清政府:1906各部官报,1907政治官报1911内阁官报。 4,通讯社:1872路透社。1904广州骆侠挺中兴通讯社。 二,第二次国人办报活动高潮的特点: 1,主角是革命派:同盟会成立后。 2,报刊的战斗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宣传、组织。 3,办报区域有所扩大:海外——国内:腹地、边疆。 4,读者面大为扩大:增新军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