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人机工程学(第三版)讲解
第3章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 3.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 3.1.1 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把操作者作为人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来研究,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主要是三个子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3.2 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3.2.1 感觉的基本特性 1 .感觉阈限 1感觉阈下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感觉阈上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3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 3.3 视觉机能及其特征 3.3.1视觉系统 视觉是由眼睛、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 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官,人眼是直径为21~25mm的球体,其基本构造与照相机类似。 视网膜最外层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是接受信息的主要细胞。 3.3.2 视觉机能 1.视角 视角:确定被看物尺寸范围的两端点光线射入眼球的相交角度。 α=2arctg(D/2L) α—视角; D—被看物体上两端点的直线距离; L—眼睛到被看物体的距离; 3. 视野 视野: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野。 视觉特征: 1.疲劳程度:水平优于垂直。 2.视线变化习惯:左—右,上—下,顺时针。 3. 准确性:水平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更准确。 4.观察情况的优先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视区 内的仪表布置必须考虑这一点。 5.设计依据:以双眼视野为设计依据。 6 .接受程度:直线轮廓优于曲线轮廓。 7.颜色的易辨认顺序:红、绿、黄、白; 颜色相配时的易辨认顺序:黄底黑字、黑底白字、蓝底 白字、白底黑字。 3.3.3 视觉现象: 1、残像 也称视觉残留。指眼睛在经过强光刺激后,会有影像残留于视网膜的现象。 分为积极残像和消极残像。 2、明适应和暗适应 人得视网膜包含两种感光器,同明视有关的锥体细胞核同暗视有关的棒体细胞。 在做室内外设计时注意明暗环境的调节 3、向光性 指的是人在环境中,首先会注意相对光亮强的物体。 4、闪烁 眼睛会感觉光的周期性时间变动的现象。 1s闪熄60次以上的闪光石不会感到光在变化的,而1s闪20次就会感觉闪光,1s闪熄10次会感到闪光非常烦人。 1.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自然采光 人工照明 2.光学名词 光通量 发光强度 照度 亮度 色温 显色性 自然采光 主要取决于采光部位和进光口的面积大小和布置形式,一般分为侧光,高测光和顶光三种形式。 侧面采光又有单面侧向和双面侧向,可以通过选择良好的朝向和室外景观来获取,其使用维护也方便。 顶光的使用,可以留出较多的墙面来布置家具陈设,顶部采光常用于大厅,展览馆,商场的采光,顶光虽然分布均匀,影响室内照度的因素较少,但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自然采光优点:节约能源,而且视觉上更令人感到习惯和舒适。 3.室内外照明设计的要求 提供舒适的光照视觉环境,是展品具有足够的亮度、观赏清晰度和合理的观赏角度。 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减少光线对物品的损坏和对公众的损伤 使照明方式和光照艺术具有时代特色。 4.光照质量 光照质量注意事项 防止眩光 光源位置不与人眼处同一水平线上 光源不易太强烈 附加不同材质改变光源投射方向 考虑年龄效应 以健康、环保、节能为目标,尽量考虑使用自然光。 合理设置光源颜色 防止光幕反射 防止镜像反射 5.室内色彩设计 温度感 距离感 轻重感 醒目感 动静感 6.视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 矮中见高 虚中见实 冷调降温 粗中间细 曲中见直 3.4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3.4.1 听觉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音,声音的声源是振动的物体,人的听感范围:20~20000HZ。 3.4.2 听觉系统 起主要作用的部位:内耳耳蜗 起辅助作用的部位:外耳、中耳、内耳的其它部分。 3.4.3 视觉特性 1.混响 指声源在室内经过多次反射,连续传入耳中,使人无法辨认 2.回声 3.方向敏感度(双耳效应) 人耳对不同频率、不同方向的声音的感受能力不同。这种差别使人能够分辨声源的位置。 4.掩蔽效应 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3.4.4 室内听觉环境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目标是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