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给学生听.doc
读书给学生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36-01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趴在收音机前听评书。无论是听《岳飞传》、《杨家将》,还是《三侠五义》、《薛刚反唐》,我都十分入迷,以至于刚听十几回便迫不及待地找来原著一睹为快。渐渐地,读书,成了我的一个嗜好――直到现在。
在儿子小的时候,为了照顾儿子和读书两不误,我时常是一边看书,一边照看孩子。为了不让孩子抢我手中的书,我便时常读书给孩子听。没想到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渐渐地,儿子长大一点,识字多了以后,书桌前,常常是我们一家三口一同读书……
由此,我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着读书给学生听呢?
读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身为老师的我们都清楚,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看来,毫无疑问,学生一学期下来,只读教材上十几篇课文,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为了扩大阅读面,我们广大教师也曾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罗列了具体的书目,并不断强调如何如何读,读书的好处有哪些。但最终学生读了多少未可知,而是否有效则更未可知。究其原因,是教师仅仅把读书当作任务下达给学生,而没有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提及读书,学生多半是老师“让我读”,而不是自己“我要读”。记得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有感触地说过:“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如何阅读,而忘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便曾经提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办法――“给孩子读书听”。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他们注意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如此看来,“读书给学生听”的办法是可行的?有了名家的先例做榜样,我便有了底气。于是我便在班级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所从教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每天有早晚自习,而如何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充裕的时间,一直着困扰我们每个班主任。于是我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声情并茂地读书给学生听。刚开始,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短小的文章,声情并茂一口气读完;而经典名著我选读精彩片段,读到关键地方,像讲评书那样让学生期待下回分解。有些心急的学生像我当年一样也迫不及待的找来原著一睹为快。给他们读书听的时候,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显得兴趣盎然充满期待。每一次轮到我上早晚自习的时候,铃声尚未敲响,学生们一个个已正襟危坐,用渴求的目光期待我的到来。而学生的这份期待,给了我坚持“读”下去的信心。
有一次,我读朱自清的《匆匆》,课后,竟然有学生到办公室向我借阅,还有学生用零花钱买来朱自清的散文读。渐渐地,我发现,我班同学读书看报的越来越多。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变换个方式让学生来读呢?于是,我在班级开设了“今天我来读”的读书汇报活动,并引进竞争机制,使学生在读书会上竞相把自己读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每周我们都要评出一名“最佳读书人”。这样由原来单一的老师读,变成了大家争着读读。为了能更好地在读书会上展示自己,同学们纷纷买书,读书。如此一来,读书,便由教师“让我读”的外驱力,变成了学生“我要读”的内驱力。“读书给学生听”的做法已略见成效。
于是,我打消了当初的重重顾虑(当初曾担心,把大量做题纸习册的时间用来读书会不会影响成绩?)每天只要我有晚自习,我都安排一节读书课。在我的读书课上,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同学们时而凝眉浅思,静静读书;时而奋笔疾书,书写读书心得。读书汇报时,在我的适时引导下,有时,会围绕某个人物,某个观点,某个情节争论得面红耳赤。我终于见到成效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在学生中搞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对给他们读书听的做法很感兴趣,而且也承认,这种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的强烈冲动。多年来,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读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很多老师,如今,我终于走出了这一困惑。我的学生终于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我心中不由暗暗窃喜。那时,读书成了我们班的时尚,不少学生看上去颇有书生气呢!我们班的读书角,学生推荐的书籍越来越多,课余时间,读书角下读书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给学生读书听,奇文共欣赏,这在学生身上收到的效果是显著的。我读毕淑敏,同学们知道了“我很重要”、“孝心无价”;我读林清玄,同学们欣赏到了“思想的天鹅”、“感性的蝴蝶”;我读戴望舒,他们和我一起徘徊在悠长的“雨巷”;我读徐志摩,他们和我一起“再别康桥”……我带着他们在文学的莽莽丛林中穿行。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