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充: 光的多普勒效应 防止中子被杂质吸收或逃逸 中子轰击铀核时,有时会产生非裂变的吸收 为让中子减速,必须在铀堆中加入减速剂 核裂变发电站俗称核电站,它由核裂变反应堆、热交换器和发电装置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大学物理3 四、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补充 狭义相对论的意义和局限 一.相对论把对称性思想提高到作为构建物理理论的出发点的高度 1. 表面的相对性蕴藏着内在的绝对性 长度、时间、质量等的相对性来自具有绝对性的基本原理: 物理定律的数学形式 真空中的光速 不随参考系变化 2. 揭示出一些物理量的关联,建立起新的不变量,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对称性。 四维时空,质能关系,能量、动量关系 …… 3. 相对论不变性成为约束其它理论的原则之一,用以排除、改造不符合相对性原理的规律。 “爱因斯坦把方法倒了过来,他不是从已知的方程组 出发去证明协变性是存在的,而是把协变性应当存在 这一点作为假设提出来,并且用它演绎出方程组应有 的形式。” ——— 洛仑兹 爱因斯坦式的工作程序: 科学观念 原理 逻辑结论和可观测事实 实验检验 2 轻核聚变 释放能量 质量亏损 1kg核燃料所释放的能量 氘核 氚核 中子 氦核 氘 中子 带能量的反应物 燃料 氚 聚变反应 氦 质子 中子 轻核聚变条件 温度达到 时,使 具有 的动能,足以克服两 之间的库仑排斥力. 氢弹 自持核聚变首先在氢弹中实现的,因为氢弹是一种不加控制的热核装置,比较容易实现热核反应的自持。 氢弹中热核反应所需的高温高密条件— 开始是由一颗原子弹提供,“扳机”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要用热核反应作为能源,难点在于约束等离子体。 在这方面太阳给了我们启发:太阳是一团进行自持热核反应的高温等离子体,它又是缓慢地释放能量的,靠太阳极其巨大的质量所产生的巨大的引力把等离子体约束在一起不致飞散的。 太阳的引力场就是太阳的高温等离子体的“容器”。 热核聚变反应装置: 目前用来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方法有两种: 磁约束——利用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因为等离子体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它们都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磁力作用。 惯性约束——利用介质被压缩时粒子的惯性,将等离子体约束在一个小区域中。 最受人们青睐的磁约束装置是环流器,也可直译为“托卡马克”(Tokamak)。 图11–12是托卡马克装置结构示意图 1––产生环场的线圈盘 2––变压器线圈 3––等离子体电流 4––变压器铁芯 5––金属外壳 6––螺旋场 7––环场 8––角场 惯性约束聚变(ICF)是依赖于燃料质量的惯性对等离子体进行约束从而实现自持聚变的一种途径。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进行氢弹的模拟试验,从而把氢弹实验从大气层或地下转移到实验室,并且可以大大节省试验的开支。 6.11 动能与能量的关系 当 时, 将 ,代入可得 回到了牛顿力学的动能表达式 一、关系式 光子 光的波粒二象性 当 时, 例6.13 资用能 在高能实验室内,一个静质量为m,动能为Ek( )的高能粒子撞击一个静止的,静质量为M的靶粒子时,它可以引发后者发生转化的资用能多大? 解. 简单反应,应用动量、能量守恒计算 —资用能, —浪费掉了。 碰撞前: Ek M 复合粒子 m Ek M 碰撞后: 应用动量、能量守恒: 得到资用能( Ekmc2 ): 补充:求对撞时的资用能 M m Ek Ek m 结论:对撞比靶静止更有效 资用能: 欧洲核子中心(CERN)用270Gev质子轰击静止质子(mc2 ? 1Gev), 资用能仅为: 1982年改为用270Gev质子-反质子对撞,资用能增大到 相当于静止靶情况的23倍,有利于产生新粒子。 因此,在这台对撞机上发现了W?和Z0粒子,证实了弱电统一理论。(C.Rubbia, S.van der Meer, 1984 诺贝尔物理学奖) 粒子加速器——重要工具 长达3.2公里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 大环是27公里长的强子对撞机,中间的环是质子同步加速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坐落在日内瓦郊外的加速器 宇宙诞生后的百万分之几秒内,曾存在一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