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围血管疾病.ppt
第49章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概 述 General 周围血管疾病及大血管创伤均属于血管外科研究的范畴,血管外科是建立在外科基础上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外周血管(动脉、静脉及淋巴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诊疗手段,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外科学中一个独立的专门学科。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各种腔内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血管外科这一领域逐渐拓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Surgery, Vascular, Peripheral 第一节 概 论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种类繁多,但是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狭窄、闭塞、扩张、破裂以及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临床表现各有异同,现将常见的症状体征归纳如下。 (一)疼痛 是常见的症状,通常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1.间歇性疼痛 与下列三种因素有关。 (1)肢体活动 间歇性跛行 (2)肢体体位 (3)温度变化 2.持续性疼痛 严重的血管病变,在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因此又称为静息痛 (1)动脉性静息痛 (2)静脉性静息痛 (3)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二)肿胀 静脉或淋巴回流障碍时,组织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引起肢体肿胀 1.静脉性肿胀 2.淋巴性肿胀 (三)感党异常 主要有肢体沉重,浅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等表现。 1.沉重 2.异样感觉 3.感觉丧失 (四)皮肤温度改变 动脉阻塞性病变时,皮温降低;静脉阻塞性病变时,皮温高于正常;动静脉瘘时,皮温明显升高。在恒温环境下,对比测试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的皮温,如相差2℃以上有临床意义。 (五)色泽改变 皮肤色泽能反映肢体的循环状况 1.正常和异常色泽 2.指压性色泽改变 3.运动性色泽改变 4.体位性色泽改变 又称Buerger试验 (六)形态改变 动脉和静脉都可以出现扩张或狭 窄性形态改变,并引起临床症状 1.动脉形态改变 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②杂音 ③形态和质地 2.静脉形态改变 主要是静脉曲张 (七)肿块 由血管病变引起的肿块,可以分为 搏动性和无搏动性两类 1.搏动性肿块 2.无搏动性肿块 (八)营养性改变 主要有皮肤营养障碍性变化, 溃疡或坏疽,增生性改变等三类 1.皮肤营养障碍性改变 2.溃疡或坏疽 3.肢体增长变粗 分 类 Classification 按病因分为: 炎症、外伤、肿瘤、先天畸形、自身免疫及退形性改变等。 分 类 Classification 第二节 动脉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概 述 本病系一种累及四肢远端尤其是下肢中小动脉的血管非化脓性炎症,伴行静脉及浅表静脉也常受累,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在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发病率较高。该病1908年由国外学者Buerger首次描述,故又称为Buerger病。 病因与病理 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是由综合因素所致, 主要包括: 吸烟 寒冷和感染 性激素 血管神经调节障碍 外伤 免疫学说 病理:受累血管呈现非化脓性炎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周有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侵润,管腔内出现微小血栓,管壁增粗,管腔变窄,血流缓慢而终止,动脉周围广泛纤维组织形成。此外,神经、肌肉、骨骼相继出现缺血性退行性变。 主要临床表现: ①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 ②皮肤色泽苍白,或发钳 ③感觉异常 ④患肢疼痛,即间歇性破行或静息痛 ⑤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 ⑥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⑦反复发生的游走性浅静脉炎 ⑧干性坏疽,经久不愈的溃疡。 临床表现及分期 第一期: 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酸胀,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该期病理改变主要以血管痉挛为主。 第二期: 营养障碍期:患肢疼痛加剧,出现夜间持续性静息痛,皮肤干燥、无汗,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该期病理改变主要以血管闭塞为主。 检查与诊断 ①大多数病人为青壮年男性,多数有吸烟 嗜好 ②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症状 ②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 ④患肢足背动脉或肠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⑤除吸烟外,一般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 病等易致动脉硬化的因素 鉴别诊断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多发性大动脉炎 雷诺氏征 治 疗 治疗原则:根据不同临床分期,采取综合疗法。目的是防止病变进展,改善患肢血运,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保存肢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戒烟、保暖、防潮 止痛 Buerger氏运动锻炼 应用血管扩张剂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