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谁在用「心」上网–探讨心理卫生网路资源的使用族群.ppt

谁在用「心」上网–探讨心理卫生网路资源的使用族群.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谁在用「心」上网–探讨心理卫生网路资源的使用族群

誰在用「心」上網 – 探討心理衛生網路資源的使用族群 林朝誠 玉里榮民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心靈園地網站總編輯 2001-10-29 觀 念 Inter-net Inter-person 前言 台灣地區上網人口: 2001年3月止已達八百三十四萬人 前言 網際網路已逐漸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份 有心理困擾的人或精神疾病患者常害怕被標籤化,而不敢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網際網路的使用由於具有暱名及不受時空限制的優點,逐漸成為民眾重要的求助管道之一。 到底是誰會想到上網來使用心理衛生資源呢? 到底是誰在用「心」上網呢? 我們要提供怎麼樣的心理衛生資訊與服務呢? 被動資訊 心理衛生網站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資訊讓網友可以查詢,資訊的種類可以包括活動及演講訊息、最新知識、疾病介紹、醫療及社會福利法規、各心理衛生機構及精神醫療院所、治療方式及藥物治療的資訊、各心理衛生專業人員資訊、政府心理衛生機構和人民團體資訊、及自助團體資訊等。 主動資訊 這些資訊通常是被動地等著網友上網查詢,在網路的茫茫大海中,要等到網友來查詢,愈來愈不容易,因此可以考慮使用主動的發行電子報等方式來將相關資訊送到網友的電子信箱,目前由發行量超過二萬份的心靈電子報部份訂戶統計,發現女性佔58.4 %,平均年齡約 22.8歲,單身佔88.5%,學生佔50.2%,教育程度以專科與大學居多,居住地區以北部地區佔 57.9%最多。 互動資訊 不管是主動或被動地提供資訊,都只算是單向的,不一定能滿足有些網友希望有進一步互動的需求。網站的互動可分為同步(synchronous)與非同步(asynchronous)二種;最常見的非同步互動是電子信件(e-mail)諮商或運用網路資料庫的諮商;而線上即時諮商及視訊會談屬於同步互動或諮商。以同步或非同步互動諮商為基礎,並在網路上模擬實體醫院或診所的功能就成為了虛擬醫院或虛擬診所。 非同步互動資訊 使用非同步互動諮商的網友是誰呢?根據1999年心靈診所統計網路初診的186位個案,平均年齡為26.1歲,女性佔 69.9%,單身佔77.3%,學生或有穩定工作者佔66.7%,平均教育年數為15.0年,曾到精神科求診者佔49%,有求診過精神科的網友中知道其診斷的比例為42%;在知道診斷的網友中,35%為焦慮症,25%為憂鬱症,是主要的二大診斷族群;使用虛擬精神科門診的主要原因原因: 49.5% 方便, 16.7% 對醫師的回答不滿意,16.1% 不好意思當面問醫師。 同步互動資訊 同步互動諮商可提供即時的互動功能,網友可立即與專業人員溝通、澄清問題,在精神科網路線上諮商之可行性評估的研究中,進行同步式線上文字諮商,個案收集時間自2000年8月底至12月底共4個月,收案89人,結果發現女性佔71.9%,平均年齡為25.4歲,平均教育年數為 14.5年。曾求助過專業人員之比例為59.6%;診斷以無或不詳最高(46.1%),其次為憂鬱症 (12.4%)、焦慮症(11.2%)。 線上諮商 線上諮商 線上諮商 暱名可信嗎? 網友要提供真實姓名還是暱名?暱名的網友資料到底可不可信? 在虛擬精神科門診匿名患者基本資料之測試再測試信度評估的研究中,暱名網友提供的資料之測試再測試信度統計資料如下: 性別(kappa=0.835)、婚姻(kappa=0.855)、居住地(kappa=0.894)、教育程度(kappa=0.876)、工作狀態(kappa=0.765)是否看過精神科(kappa=0.870) 、診斷(71.7 percent agreement)、及出生年(ICC=0.661)等變項都有很高的信度,只有求診原因之 kappa=0.495較低. 真實與虛擬 網路的個案跟真實世界的個案到底有無差異呢? 比較心靈診所初診網友、玉里榮民醫院精神科及台北榮總精神科門診初診患者的差異,虛擬門診者患者年齡較輕,教育程度較多具大學以上學歷,較多居住於大台北都會區,較多有長期穩定之工作,較高比例以前未看過一般精神科門診;而就曾看過一般精神科門診之個案自訴其過去診斷,虛擬門診患者較多曾被診斷為焦慮症,台北榮總門診患者以憂鬱症,玉里榮民醫院以精神分裂症為多。 網友對心理衛生網路的需求(1) 上網的網友對於心理衛生的需求為何呢? 線上諮商: 方便(快捷,不用親自看診):26.9% 察覺自己需要求助(包括因各種困擾、問題及壓力):22.5% 具隱密性:10.1% 沒人可解決我的問題(找不到有誰可以協助):6.7% 從未做過網路心理諮商,希望可以得到建議:6.7% 不敢與諮商人員面對面談(沒有勇氣去看精神科醫師):5.6% 網友對心理衛生網路的需求(2) 線上諮商: 自閉:5.6% 怕自己只是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