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像医学基本知识要点总结
影像医学基本知识要点总结1 X线成像基本原理密度高、厚度厚者吸收X线多,被透过的X线少,被感光的银盐少,X线片上呈现白色反之,则呈现黑色。二者之间呈灰色 2 CT检查技术1).平扫2)增强(动态)二期增强:动脉期+ 延迟期三期增强:动脉期 + 静脉期 + 延迟期四期增强:动脉早期 + 动脉晚期 + 静脉期 + 延迟期3 MRI信号含义信号强度 T1WI T2WI无/低信号 空气、骨皮质、钙化高信号 脂肪 水中等信号 与相比较组织信号相仿6 MR优点1、对水、软组织分辨率高2、安全性大:无射线损伤, 无碘过敏危险,3、功能多、信息量大:直接多轴面成像、水成像、弥散成像、功能成像、MRS等头颅五官重点:1、头颅X线检查的作用和限制2、正常头颅X线表现3、异常头颅X线表现4、副鼻窦炎及乳突炎的X线表难点:1、颅内生理性钙化的区别2、蝶鞍改变的X线鉴别诊断3、急、慢性副鼻窦炎和粘膜下囊肿的X线鉴别头颅X线检查的作用和限制:作用:1)最为简便,安全,经济。 2)是诊断头颅病变的基本方法。3)是检查头颅病变的重要步序。限制:缺乏自然对比,对颅内病变难以发现第一节 正常头颅一. 常规检查 1.侧位片 2. 后前位二. 正常X线解剖1.软组织 正常情况下看不见颅骨周围软组织2.颅骨的大小、形态:类长椭圆,对称。(观察颅骨的要点;大小、对称性 、有无畸形)1)颅骨分为:①面颅 新生儿相对较小,有脑积水更为明显②脑颅 正常两者比例 面:脑=1:2(成人),1:8(新生儿)2)头颅大小和形态改变⑴头颅增大:①颅壁变薄:婴儿脑积水(比例扩大,颅缝未闭,可张开)②颅壁变厚:畸形性骨炎(比例缩小,属于脑发育不良)⑵头颅变小:见于脑小畸形或脑发育障碍⑶头颅畸形:多见于狭颅症(为单一或多颅缝提早闭合,引起脑颅畸形)3.颅穹隆-脑颅 (正常成人颅壁分成三层:内板、板障、外板)其厚度、密度、结构因人而异。 6岁前(也可8岁),60岁后,颅骨X线上可为单层影。颅骨各部位厚薄不均:①最厚-枕骨粗隆 ②最薄-颞鳞部4.颅缝-23块颅骨,各颅骨相交形成的间隙颅缝很多,记其中的三条:① 前方 冠状缝-额顶缝,额骨和顶骨相交处;② 后方 人字缝-顶枕缝,枕骨和顶骨相交处;③ 正中前后面 矢状缝-两顶骨相交处。其它各种颅缝的命名也都是根据相交颅骨的名称而命名的。如颞顶缝等。X线表现:(成人)锯齿状密度减低的阴影/直线;(儿童)直线状。与骨折区别:部位,走向,形态,外伤史。各颅缝常在30岁以后闭合,但也可终身保留。口诀:后向前:3-6-18前-冠状、矢状缝相交处(1.5~2年);后-人字、矢状缝相交处(2~3月);矢状缝-常6~9月闭合。5.颅壁压迹(三种)⑴血管压迹-各种血管在颅壁上形成的低密度影。主要见于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静脉窦。X线表现:密度减低的线条状阴影,有一定位置和形态。脑膜中动脉压迹:最常见。位于冠状缝之后,由下向上,由粗到细,两侧对称,有分叉。板障静脉压迹:多见于顶部,走向不规则,可相互呈星网状,也可汇成池或静脉湖。静脉窦压迹:主要是乙状窦和横窦,位于枕内粗隆的两侧,较粗大。⑵蛛网膜粒压迹-蛛网膜粒在颅骨内板造成的骨缺损或稀疏。位置特殊:多见于额顶部,矢状窦两侧4cm以内.X线表现:5~10mm大小的圆形低密度区。本质上也是血管压迹的一种。⑶脑回压迹(亦称指压迹)脑回生长压迫颅骨内板形成,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X线表现:多见于额颞部,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减低区。6、蝶鞍 位于颅底中央。骨质薄,而突出,是平片判断颅内病变(高压和肿瘤)重要依据。也是肿瘤好发部位。蝶鞍正常形态有三种:圆形-多见于儿童;扁平形-较少见;椭圆形-多见于成人。结构上分为:前床突、鞍结节、鞍底、鞍背和后床突。蝶鞍前后位平均为11.7mm(7~16mm);深径平均为9.5mm(7~14mm)。7、生理性钙化⑴松果体钙化 10岁前少见。成人50%发生钙化,仅45平片可见,CT40%。X线表现:类斑点状不规则,大小约5~10mm的高密度影。侧位片上位于鞍背后上方各3cm的区域内,正位片位于中线。⑵脉络丛钙化 发生于侧脑室之白区脉络膜丛。发生率不足1%(0.5%)X线表现:呈细点状集结或环状,直径0.5~1.0mm,常两侧对称。位置:正位片- 眶顶上方,约2.5mm; 侧位片- 松果体后下方。⑶大脑钙化-发现率10%X线表现:正位-居中线,呈带状或三角形致密影;侧位-看不见。⑷鞍隔钙化-少见 (也称“鞍桥”或“封闭型蝶鞍”)X线表现:侧位片上位于鞍顶的硬脑膜和床突韧带的线条状高密度影。第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速公路运营温室气体排放定额与排放量 核算指南》.pdf VIP
- 【英语(新高考Ⅰ卷)】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PDF版).pdf VIP
- TB10181-2017 铁路隧道盾构法技术规程.docx VIP
- 血栓相关课件.pptx
- 世界的主要宗教.ppt VIP
- 04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pdf VIP
- 宗教中西对比.ppt VIP
- FiberHome S5800系列三层千兆路由交换机_操作手册_V2.4.pdf VIP
- 《矩阵式组织运作的底层逻辑、设计重点及案例解析》研究报告z0105.pptx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