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11.ppt讲义
1、多年冻土问题 在冻土上修路,路基随气温变化而具有不稳定性。由于青藏高原气温年变化极大,夏季最高温38℃,冬季最低温-40℃。气温高的季节,冻土融化,形成热融湖塘、暗河,路基翻浆、滑动,路基形成搓板路;气温降低,路基冻结,反常膨胀,形成冻涨球,影响运营安全。为解决冻土问题,专家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保证路基的稳定与持久: 1采用片石通风路基,铺设保温材料,采用热棒技术 2采用以桥代路,在冻土上修桥。如清水河特大桥。 3隧道工程在衬砌中设置防水保温层。 4研究制定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标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冻性。 三大障碍: 热棒 碎石路基 以桥代路 通风管路基 2、高寒缺氧问题 人们常说,“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人们常常感觉到头晕、恶心,脚下仿佛踩着一团棉花,软弱无力。头痛脑胀,胸闷气短,诱发脑水肿、肺水肿等疾病,被称为“生命的禁区”。高寒缺氧问题对于通车后,车内的旅客并不会造成很大威胁,人们只需在火车上像飞机一样采取一些技术和设备即可解决;但对于长年累月奋战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建设者来说,是随时随地的致命威胁。针对高寒缺氧的问题,采取了如下解决措施: 3、生态脆弱问题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植被稀少,土层浅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一经破坏,绝难恢复。青藏铁路穿越青藏高原腹地,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中采取了如下环保措施: 在连续多年冻土施工地段,采用了先进的开挖工艺;设置了以桥代路的措施,为保护野生动物(觅食、迁徙等)设置了绿色通道(野生动物过往铁路的通道)。 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多条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200亿元修建铁路? a.与航空和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大; b.修建铁路有利于青藏铁路高原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应工业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d.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方面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运输 方式 速度 运价 运载量 灵活性 劳动 生产率 较快 便宜 大 不灵活 高 较慢 贵 不大 最灵活 低 慢 最便宜 最大 最差 最高 最快 最贵 最小 灵活 低 B ①铁路运输 ②公路运输 ③ 海运 ④空运 1. 下列反映了四种不同运输方式的性质差异,它们的名称顺序正确的是: A ①海运 ②铁路运输 ③公路运输 ④空运 C ①铁路运输 ②空运 ③ 海运 ④公路运输 D ①空运 ②铁路运输 ③ 海运 ④公路运输 B ① ② ③ ④ 4.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特大城市,为解决交通拥塞和交通用地紧张的状况常优先考虑发展( ) A.公路 B.地铁 C.航道 D.铁路 3.四川盆地大宗农产品运往上海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河运 C.公路 D.海运 B B 2.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大和最小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 C 学习目标: 1、 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形成和空间 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3、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自学指导: 1、举例说明聚落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2、比较古代南北方的交通运输方式,概括南 北方的聚落形态;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