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能造的桥----茅以升.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没有不能造的桥----茅以升.ppt

没有不能造的桥 ----茅以升 关于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关于文章。。。。 茅以升同志获得1980年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的《没有不能造的桥》,最初在《知识就是力量》上发表,曾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喜爱。这篇文章不但表现了中国人民建造新桥梁的自信心,也表现了生活在新中国的年近九十高龄的老科学家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面貌。 这篇文章的好处,首先表现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人走过的地方就有路。桥也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有路有水的地方,往往也有桥。人不但需要桥,人也能造桥。只要有能修的路,就没有不能造的桥。茅以升在这篇象散文诗般的短文里,尽情地赞颂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聪明才智,并为他们能够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桥梁唱了赞歌。 桥梁是要负担非常沉重的任务的。因为所有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及其运载的货物都要能安全而顺利地从桥上通过;优秀的桥梁坚固而耐久,使车辆行人走在桥上如同走在路上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从而减轻负荷或降低速度。桥同路的特性虽然有所不同,它们之间却要互相合作,共同为陆上的运输服务,与此同时桥也要同水上的运输合作,因为过河的桥,下面要行船,而水涨船高,这样,桥不但要造得高,而且路也要跟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但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得迁就桥,桥和路合作的好,困难就解决了。 什么是优秀的桥呢?它要使“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上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没有桥一样。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是的,从某一方面看来,桥是“空中的路”。桥要飞架在宽阔两岸的江河或湖海之间,甚至要飞越过山谷,以桥代路。桥的构成,在两岸要有桥头、桥台,水中要有桥墩,在台与墩中间架起了桥身——桥梁。 人类是能够征服大自然的。只要有人,只要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技术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世界上就没有不能造的桥。茅以升这篇生动、流畅的散文诗般的短文,用中国在造桥实践中取得的技术成就,热情地鼓舞我们不要怕困难,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自己的本行行业,来为我国现代化无比宏伟的事业打响进军的鼓。老科学家茅以升就是这样通过没有不能造的桥,鼓舞造桥人们的士气,同时也是鼓舞我们向现代化科学技术进军的士气。这篇优秀科普文章,被评为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是符合群众心意的。 ? 人定胜天斯盛世,亿万人民尽舜尧。 没有不能造的桥,意气风发冲云霄。 * 中文名:茅以升别名:茅唐臣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丹徒出生日期:1896年1月9日逝世日期:1989年11月12日职业: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毕业院校:卡内基梅隆理工学院主要成就:主持修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中国土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 工科教育家代表作品:钱塘江大桥本科: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硕士:康奈尔大学学术地位: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