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中国单件文物价值前九位:1、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2、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2号陪葬坑中出土的铜车马3、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4、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5、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6、甘肃省武威张将军墓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7、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国贵族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8、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仅重49克9、四川省三星堆出土的一号大铜树,高396厘米 未发掘和失踪的文物价值前三位:1、夏禹收九牧之金所铸九鼎,象征九州2、和氏壁(极有可能在秦始皇陵地宫中)3、传国玉玺(元末明初被元顺帝带到蒙古,下落不明)4、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日本侵华期间失踪)5、王羲之所书《兰亭序》原本(极有可能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 2、考古学研究的实物资料的特点 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应该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地加工的。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是与人类的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的。 潮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开元寺、宋窑、许驸马府、 己略黄公祠、从熙公祠、 饶平八卦道韵楼和韩文公祠 (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1、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与最终目标 虽然考古学的研究是以物质的遗存为依据,但作为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 不应限于对古代遗迹、遗物的描述和分类,也不应限于鉴定遗迹、遗物的年代和判明它们的用途与制造方法。而是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一是补史,即用考古材料来补充文献历史的缺佚(失)。 研究历史无外乎两种材料,一是文献材料,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是考古材料,即实物材料。而文献材料是在人类发明文字以后才出现的,是文明社会的事情,而文明时代以前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就没有文献材料;研究史前社会的历史基本上就依靠考古材料; 2、文化层: (1)文化层的定义: 所谓文化层,是指包含有人类活动遗存的堆积层。 一个地方只要有人类长期居住,在那里进行各种活动,就会在天然的地表上普遍形成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包含有古代器物、建筑遗存,生活垃圾等。这种“熟土”中由于含有有机质,土色一般呈灰色,或者由于先民用火的关系而呈红褐色。 无论在土质还是在土色上,这种被称为文化层的“熟土”都有别于未经人类扰动过的天然土壤——“生土”。 二是逐渐形成论,即文化堆积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总是在不断地生产一些废弃物,如灰尘、垃圾、腐烂的植物及损坏的日用品等,这些东西大都是不加处理地随意抛弃。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在局部地段内或某些废弃的遗迹内形成颜色不同的文化层堆积。此外,在居住区及其周围,也会因为自然淤积或根据需要而进行人为垫土产生不断加高的现象。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在一个遗址内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层的过程。 (1)钻探 在正式发掘前通过钻探了解地下遗物、遗迹的范围和分布情况。 探铲(洛阳铲):探铲的铲头部分呈半个纵切的罐头筒形,直径约十厘米,极便于采取地下小面积的土样。铲头上装有2米左右的木杆,木杆上可以在加绳子,所以这种探铲一般可探到地下五、六米的深度。钻探时为尽可能减少对遗迹遗物的损害,不宜将探眼打得太密集。 外国:电气探测法:通过探针插入地下观察其电阻大小来确定地下遗存的类别。探测1米以内的地面,对我国厚达2米以上的文化层不大适用。水下考古用音响探测法。 考古修复 考古修复 考古修复 博物馆恢复 修复派的观点 1866年,修复派的代表人物Viollet-Le-Duc对“修复”做的定义是:“修复这一术语和修复工作本身都是基于现代的(理解),修复一座建筑,不是去保护、修缮或重建它,而是使它恢复到一个完整的状态,这种完整可能任何时候都不曾存在过”。 保护派的观点 1877年,保护派代表人物是John Ruskin和William Morris。后者对“保护”做了这样的定义: “历史古迹的保护才是最需要的,应该用保护代替修复,可以通过日常的维护来消除历史古迹的风化,如类似支护一堵危墙,或修补一个漏雨屋顶等简单手段来支撑和防护,不使其原有艺术特色受到遮掩,不能擅自改变原建筑古迹的结构、装饰。如果这座建筑古迹变得不适合它现在的使用(功能),应该新建一所建筑而不是去改造古老的建筑。最后,我们应将古老的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绪论2砌体材料及力学性能.ppt
- 1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知识.ppt
- 1认识职业生涯规划.ppt
- 1语言研究方法论概论.ppt
- 1第一章石墨烯材料.ppt
- 1请听我告诉你中国是当今世界水电事业最发达的国家.ppt
- 1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ppt
- 1资源环境信息系统(GIS07).ppt
- 1解决500KV龙瓯抢修工程牵张场难题江苏省送变电.ppt
- 1防洪胜利纪念塔.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