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明朝对西藏统辖权的确立 明朝的建立 明军进军藏区 帕竹政权归附明中央 摄帝师及西藏各地政权归附明中央 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期,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奢侈腐化成为风气。蒙古皇室和元朝政府把每年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大部分用于无节制的岁赐和“佛事”。武宗时,政府年人钞二百八十万锭,但他即位不到-一年,就用掉八百二十余锭。仁宗即位后,每年支出更达到二千万锭,其中大部分钱用在赏赐蒙古贵族上。武宗用在敬神、修寺等宗教活动上的开支,一度高达政府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二。在这种情况下,财政经常人不敷出,以致“朝廷未尝有—…日之储”。元朝统治者要弥补亏空,只有加重税收,滥发纸币,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政府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官吏敛括的花样无奇不有。“所属始参曰拜见钱,尤事白要闩撤花钱,逢节口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日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法钱,沦诉曰公事钱”。到了顺帝时,一切腐败现象达到极点,蒙古贵族和喇嘛僧的跋扈,官吏的贪污,地主豪强的专横,与日俱增。元朝统治已经走上了崩溃的道路。和残酷的剥削、严重的腐败并行的是接连出现的严重的天灾。连年的暴雨引发的洪水成灾,使饥民遍野。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农民成群地离开土地,武装起义相继而起。1325年的河南息州农民起义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随后,小规模起义遍及全国。反对蒙古统治的各种民谣也开始到处传播。如“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塔儿白,北人是主南是客。塔儿红,南人来做主人翁”,都强烈地反映了当时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明朝的建立 在这种情况下,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爆发了。红巾军势如破竹,很快占据江南半壁。1368年,朱元璋领军北伐,攻占大都,元顺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北逃,结束了元朝的统治。1368年春,朱元璋在南京登皇帝位,建立明朝,改元洪武,是为明太祖。同年秋,攻克大都,取代元朝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阶段的新的中央政权。明朝建立后,即将实现继承元朝在西藏近百年统治的历史任务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当年明军北伐元顺帝逃离北京。1370年明军攻取洮、岷等州,并进克元朝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脱思麻宣慰司)的治所河州,与此同时,明军另一路攻下元顺帝所据的应昌府,元顺帝不久病死,在北元势力大部被歼灭的情况下,原先一直忠于元朝的西北藏族首领才陆续顺应形势归附明朝。 明军进军藏区 1369年6月,明朝首次派出官吏“持诏谕吐蕃”,招抚藏族地区各地僧俗势力,宣告中央政权的更替,大明皇帝成为“天下主”,要求各地藏族僧俗首领归附新朝。同时,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进击仍盘踞在西北地区的元朝军队。1370年,明军攻克河州(今甘肃临夏),打开了进入藏区的重要门户。河州为元朝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所所在地,为元朝在西北的重镇。明朝攻克河州在当地蒙藏官吏和藏族上层中震动很大,纷纷归附明朝。 明军进军藏区 1370午7月,故元吐蕃等处宣慰使何锁南普等人归降明朝,有力推动了西藏各地政教势力归附明朝的进程。1371年1月,何锁南普等一行十三人来到南京朝觐,明太祖朱元璋优家礼待。随后,明朝设立河州卫,卫指挥使以汉族将军充任,命何锁南普任河州卫指挥同知,他属下诸部所置千户、百户,职务均由其子孙世袭。此后,河州以西的朵甘、乌思藏等许多部众纷纷归顺明朝。 明军进军藏区 面对明军在藏区的步步推进,元世祖第七子奥鲁赤的五世孙镇西武靖王卜纳刺等率诸部众来降。作为包括西藏在内的藏族地区法理上的统治者,镇西武靖王的归降,对西藏各地僧俗势力归附明朝起到了推进作用。为了消除元王族的势力,朱元璋将镇西武靖王及其子孙迁到首都南京,以显职虚宠,实夺其权,加以控制。 1371年,明军进入四川,故元在阶州、文州、茂州、威州、松潘等的蒙藏官吏、头人纷纷归降。明朝在西南藏族地区沿袭元朝的土官制度,安抚归附的土官。在临近内地的藏汉杂居地区实行卫所制度,设立军卫,领军官员受中央调遣,管辖当地事务。对于遥远的乌思藏地区,明太祖朱元璋加意招抚,沿用元代制度,未作更大的变动。 帕竹政权归附明中央 萨迦政权在元末已经走向崩溃,14世纪50年代终被山南地区的帕竹政权势力取代。帕竹政权的首府设在山南的乃东,其首领自称“第司”。元末,帕竹万户长大司徒绛曲坚赞去世后,其侄子章阳释迦坚赞(明朝文献称之为“章阳沙加”、“章阳沙加监藏”)继承统治大权,并受元顺帝封为“灌顶国师”。 帕竹政权归附明中央 在明朝设立河州卫后,明太祖接到报告说章阳释迦坚赞“人所信服”,遂于1372年5月,下诏命章阳释迦坚赞仍为“灌顶国师”,并派遣使者去乌思藏赐予玉印,这是一次破例的优待,表明明朝中央已经认识到帕竹政权在西藏地方的权势和地位,而主动采取政治措施,欲充分利用故元的统治,对帕竹政权在西藏地方的统治予
文档评论(0)